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操作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操作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无双缩脲试剂,用配制斐林试剂的材料等不能检测蛋白质

B. 若要鉴定花生种子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一定需要用显微镜观察

C.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

D. 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水浴加热2min才能看到紫色

 

C 【解析】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相同,浓度不同,如果材料用具中无双缩脲试剂,而有斐林试剂和蒸馏水等,可用斐林试剂和蒸馏水配制双缩脲试剂,故也能检测蛋白质,A错误;若要鉴定花生种子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不一定用显微镜观察,可以直接在花生组织样液中加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B错误;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C正确;蛋白质鉴定实验中,不需要水浴加热,D错误. 【考点定位】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 【名师点睛】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放大倍数小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传递只发生于同种生物个体之间

B花香引蝶属于物理信息的传递

C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

D物理信息只能来自无机环境

 

查看答案

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生物圈通过碳循环实现碳元素的自给自足

BA是消费者,C是生产者,各成分间以CO2的形式传递碳元素

C对E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D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驱动,同时又是能量的载体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   

A10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A甲不生长也不弯曲、乙直立生长、丙向左生长、丁直立生长、戊向右生长

B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向左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左生长

C甲向左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向右生长、戊向左生长

D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右生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