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甲中的噬菌斑(白色区域)是在长满大肠杆菌(黑色)的培养基上,由一个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不断裂解细菌产生的一个不长细菌的透明小圆区,它是检测噬菌体数量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利用培养基培养并连续取样的方法,得到噬菌体在感染大肠杆菌后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图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基中加入含35S或32P的营养物质,则放射性先在细菌中出现,后在噬菌体中出现
B.曲线ab段,细菌内正旺盛地进行噬菌体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C.曲线bc段所对应的时间内噬菌体共繁殖了10代
D.限制cd段噬菌斑数量增加的因素最可能是绝大部分细菌已经被裂解
如图所示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D、d)、乙(基因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已知Ⅱ8只携带甲或乙一种致病基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乙病为红绿色盲
B.图中Ⅱ6的基因型为DdXEXe
C.Ⅱ7和Ⅱ8生一个两病兼发的男孩的概率为0
D.Ⅲ13个体乙病基因只来源于Ⅰ2
C1、C2、C3、C4是某动物的4个细胞,它们的染色体数分别是N、2N、2N、4N,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1、C3、C4的核DNA分子比例可能是1∶2∶2
B.C1、C3可能都不含染色单体
C.C3、C4可能都在发生着丝点的分裂
D.C1、C4的核DNA数可能相等
黑腹果蝇的常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正常眼(E)对无眼(e)为显性。基因型为Ee的父本果蝇与基因型为ee的母本果蝇杂交,子代中出现了一只基因型为EEe的个体。在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的前提下,亲本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基因未发生正常分离的细胞是( )
A.初级精母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 D.次级卵母细胞
一只突变型雌性果蝇与一只野生型雄性果蝇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是2∶1。这个结果从遗传学角度作出的合理解释是( )
A. 该突变基因为常染色体显性基因
B. 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隐性基因
C. 该突变基因使得雌配子致死
D. 该突变基因使得雄性个体致死
现将甲、乙两果蝇杂交,甲的基因型为AABBCC,乙的基因型为aabbcc,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测交,得到如下结果:AaBbCc121只,AabbCc119只,aaBbcc121只,aabbcc 120只,则杂种子一代的基因型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