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 A. 脂肪酸、脂肪酶 B. 淀粉、...

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

A. 脂肪酸、脂肪酶    B. 淀粉、半乳糖

C. 核苷酸、脂肪酸    D. 性激素、胰岛素

 

B 【解析】 脂肪酸的组成元素是C、H、O,脂肪酶的组成元素是C、H、O、N,A错误;淀粉和半乳糖的组成元素都是C、H、O,B正确;核苷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脂肪酸的组成元素是C、H、O,C错误;性激素的组成元素是C、H、O,胰岛素的组成元素是C、H、O、N,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每种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9个层次

B.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C. 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 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的最低层次

 

查看答案

1过程中所用的限制性内切酶分是                    

2)基因表达载体除了图示组成外,至少有          等(至少答两个)。

3过程中用酶切法可鉴定正、反义表达载体。用SmaⅠ酶和NotⅠ酶完全切割正义基因表达载体获得005kb325kb595kb945kb四种长度的DNA片段,则用NotⅠ酶切反义基因表达载体获得DNA片段的长度应是           

4过程中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棉花细胞的过程中,整合到棉花细胞染色体DNA的区段是           ,转化后的细胞再通过             形成植物体。

5)导入细胞内的反义GhMnaA2转录的mRNA能与细胞内的GhMnaA2转录的mRNA互补配对,从而         (促进或抑制)基因的表达,其意义是               

 

查看答案

果蝇的灰体(E)对黑檀体(e)为显性;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用甲、乙、丙三只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组合、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1)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一的杂交结果能验证两对基因E、e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丙果蝇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

(2)实验二的F1中与亲本果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3)在没有迁入迁出、突变和选择等条件下,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个体间自由交配得到F1,F1中灰体果蝇8400只,黑檀体果蝇1600只。F1中e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Ee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_

(4)灰体纯合果蝇与黑檀体果蝇杂交,在后代群体中出现了一只黑檀体果蝇。出现该黑檀体果蝇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现有灰体纯合果蝇作为提供的实验材料,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以探究其原因。(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各型配子活力相同)

实验步骤:

①用该黑檀体果蝇与基因型为EE的果蝇杂交,获得F1

②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 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

Ⅰ.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黑檀体=3:1,则为_________

Ⅱ.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黑檀体=4:1,则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

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种形成、生物多样性发展机制的理论探索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下图是科学家利用果蝇所做的进化实验,两组实验仅喂养食物不同,其他的环境条件一致,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期时,甲箱和乙箱中的全部果蝇属于两个_____________

(2)分养后经过八代或更长的时间,两箱中的果蝇体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用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两箱分养造成____________,阻碍了正常的基因交流,当两箱中果蝇发生变异后,由于___________的差异与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导致___________向不同方向变化,形成两个群体体色的很大差异。

(3)分养后经过八代或更长时间,再混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出现严重的同体色选择偏好,以此推断,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体现的是___________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由于交配的同体色偏好,影响了两者交配的行为与后代的可育性,造成两品系果蝇之间发生____________现象。

(4)下表是甲、乙两箱中果蝇部分等位基因[A-a、T(T1、T2)-t、E-e]的显性基因频率统计的数据:

世代

甲箱

乙箱

果蝇数

A

T1

E

果蝇数

A

T2

E

第一代

20

100%

0

64%

20

100%

0

65%

第四代

350

89%

15%

64.8%

285

97%

8%

65.5%

第七代

500

67%

52%

65.2%

420

96%

66%

65.8%

第十代

560

61%

89%

65%

430

95%

93%

65%

 

甲、乙两箱果蝇的基因库较大的是___________,表中频率基本稳定的基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科学家将培育的异源多倍体的抗叶锈病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育成了抗叶锈病的小麦,育种过程见下图。图中A、B、C、D表示4个不同的染色体组,每组有7条染色体,C染色体组中含携带抗病基因的染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异源多倍体是由两种植物AABB与CC远源杂交形成的后代,再用______________处理杂交后代的___________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方法培育而成。

(2)杂交后代①染色体组的组成为___________,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___________个四分体,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条染色体。

(3)杂交后代②中C组的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易丢失,这是因为减数分裂时这些染色体__________________

(4)为使杂交后代③的抗病基因稳定遗传,常用射线照射花粉,使含抗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接到小麦染色体上,这种变异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