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单位:kJ•m-2•a-1)。请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单位:kJ•m-2•a-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中数据可知,植食性动物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占其同化量的_________,能量由第一营养级向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2)该湖泊中的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鱼类的分层现象是长期________的结果。

3)长期富营养化会导致部分沉水植物死亡。使生态系统的_________稳定性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

4)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

 

38.64%7.91 %自然选择(共同进化)抵抗力营养结构变简单,自我调节能力降低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 【解析】 (1)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为30244-13563-14290=2391(kJ•m-2•a-1),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2391-1467=924(kJ•m-2•a-1),占其同化量的比例为924/2391=38.64%.能量由第一营养级向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2391/30244=7.91 %。 (2)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鱼类的分层现象是长期自然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减轻了不同鱼类之间的竞争压力,使空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3)部分沉水植物死亡,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得简单,自我调节能力降低,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4)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得的能量越少。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生物同化量的去向: (1)同化能量的大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其余能量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繁殖。 (2)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一部分流入下一营养级,一部分流向分解者(或暂时未被利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实验小组用小麦幼苗作为实验材料,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将一定数量的小麦幼苗放在装有培养液的密闭容器中,以白炽灯为光源,匀速缓慢移动光源,增大光源和容器之间的距离,测定容器中氧气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幼苗叶肉细胞中氧气产生和被利用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示分析,小麦幼苗在_________点时积累的有机物达到最大值。在C点时,小麦幼苗进行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的来源是____________

3)根据该实验结果可知,随着反应时间的进行容器中氧气浓度的增加速率逐渐减小。甲同学由此得出了光照强度降低会使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减弱的结论;同学乙认为该实验无法得出这一结论,同学乙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若要使该实验能得出同学甲的结论,需在容器内设置_________的条件。

 

查看答案

水稻的抗褐飞虱性状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CcPP)控制,只有同时具有两个显性基因的水稻才具有抗性,下图是以基因型为ccPPCCpp的水稻作亲本培育抗褐飞虱水稻的途径,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途径一能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但不能突破物种间的界限

B. 物质X是秋水仙素,其作用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

C. 图中三种育种途径所依据的变异原理都不相同

D. 途径三中的F1自交产生的F3中抗性个体占25/36

 

查看答案

周期性共济失调是一种编码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遗传病,该突变基因相应的mRNA的长度不变,但合成的肽链缩短使通道蛋白结构异常而导致的遗传病。下列有关该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翻译的肽链缩短说明编码的基因一定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

B. 突变导致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改变

C. 该病例说明了基因能通过控期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D. 该病可能是由于碱基对的转接而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在光照强度为660lx(未达到光饱和点)时(其他条件均适宜),小球藻和鱼腥藻单独培养的生长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单独培养时鱼腥藻在不同水层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 混合培养有利于小球藻的繁殖,但不利于鱼腥藻的繁殖

C. 适当增大光照强度,鱼腥藻和小球藻单独培养时的K值可能增大

D. 单独培养时鱼腥藻由于不存在生存斗争,其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查看答案

研究发现损伤大鼠的迷走神经会导致其尿量增多,其作用机制不可能是

A. 促进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次数和饮水量增多

B. 促进垂体相关细胞释放更多的抗利尿激素

C. 减弱下丘脑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的敏感性

D. 抑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