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为研究种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中去叶对单株和群体产量的影响,研究者选取开花后3天的植...

为研究种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中去叶对单株和群体产量的影响,研究者选取开花后3天的植株进行处理,从顶部去除不同数量叶片,每隔13天测定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代表单株产量),同时在一定面积的样方中测定群体光合速率(代表群体产量)。结果如图。(备注:穗位叶位于植株中下部,其生长状况直接影响玉米籽粒中有机物的积累量。)

 

(1)叶绿素分布于叶绿体的__________上,缺少矿质元素__________会导致其合成量减少,影响__________阶段的进行。

(2)由图1可知,去叶13天测定时,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随着__________而增大。本实验中,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空白对照组的处理为__________

(3)由图2可知,随顶部去除叶片数量增加,单株的光合速率持续增加,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其他叶片的光合产物能输入穗位叶和玉米籽粒并补充穗位叶生长和玉米籽粒发育所需,若去除顶部叶片过多,可导致穗位叶和玉米籽粒的有机物__________降低,使其积累的有机物减少,造成减产。

(4)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种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中___________________,可使玉米单株光合速率和群体光合速率有所增加。

 

类囊体Mg光反应去叶数量的增多(或:去叶程度的增强)去除2片叶穗位叶获得的光照和CO2更充足输入量适度去除顶部叶片 【解析】 (1)叶绿素分布于叶绿体的类囊体上,其中含有Mg元素,缺少Mg会导致其合成量减少,使光能吸收量减少,影响光反应阶段的进行。 (2)图1中,去叶13天测定时,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随着去叶数量的增多而增大。去除2片叶时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空白对照组。 (3)随顶部去除叶片数量增加,穗位叶获得的光照和CO2更充足,导致单株的光合速率持续增加。由于其他叶片的光合产物能输入穗位叶和玉米籽粒,若去除顶部叶片过多,可导致穗位叶和玉米籽粒的有机物输入量降低,造成减产。 (4)使玉米单株光合速率和群体光合速率有所增加,可适度去除顶部叶片(去除2片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枯草杆菌

核糖体S12蛋白第

55-58位的氨基酸序列

链霉素与核糖体

的结合

在含链霉素培养基

中的存活率(%)

野生型

…-P-K-K-P-…

0

突变型

…-P-R-K-P-…

不能

100

 

注 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

A. 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

B. 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

C. 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或增加所致

D. 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

 

查看答案

下列科学发展与科学家、使用的技术或方法正确匹配的是(   )

选项

科学家

科学发展

使用的技术或方法

A

沃森、克里克

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

构建物理模型

B

孟德尔

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假说演绎法

C

艾弗里

证实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噬菌体培养技术

D

卡尔文

探明光合作用中产生的O2来自参加反应的水

同位素标记法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狮虎兽”,说明并不是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B. 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和灰色桦尺蠖发生的进化表现为共同进化

C. 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逐代自交的过程中,纯种高茎的基因型频率在增加,表明豌豆正在进化

D. 被巨大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的Abart松鼠,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互不影响,而种群内的基因频率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查看答案

某人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下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个体血糖浓度降低,细胞产热不足以维持正常体温

B. 该个体感觉饥寒交迫的中枢在下丘脑

C. 调节过程中促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多种激素分泌会增加

D. 调节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被调动起来抵御寒冷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图中溶液ABab均为蔗糖溶液,其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且MAMBMa=MbMA。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甲装置、乙装置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ab的浓度分别为M1M2,则

A. h1h2M1M2    B. h1h2M1=M2

C. h1h2M1M2    D. h1h2M1M2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