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石油危机出现,越来越多的国...

【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石油危机出现,越来越多的国家使用乙醇作为代替燃料,生产中玉米和麦草的秸秆可以用来生产燃料乙醇,已知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首先利用纤维素分解菌将纤维素分解,纤维素分解菌多分布在__________的土壤中,该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包括三种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两种酶能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2)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需要配制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该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纤维素粉作为唯一的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梯度稀释后,要将样品均匀涂布在用于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在该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的特殊染料是______,当形成菌落以后可以根据菌落周围是否产生_________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当利用涂布器涂布平板之后需要对涂布器进行__________处理。(添消毒或者灭菌

4)产生葡萄糖后需要用到____________(微生物种类)发酵产生酒精,还可以使用_________检测产物是否为酒精,该试剂在酸性条件下可与酒精反应,溶液呈灰绿色。

 

富含纤维素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选择碳源刚果红透明圈灭菌酵母菌重铬酸钾 【解析】 (1)纤维素分解菌多分布在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该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包括C1酶、 Cx酶、葡萄糖苷酶三种成分,前两种酶能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2)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需要配制唯一碳源为纤维素粉选择培养基。 (3)用于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需要加入刚果红,刚果红与纤维素红色复合物,纤维素分解菌分解纤维素,使菌落周围产生透明圈。当利用涂布器涂布平板之后需要对涂布器进行灭菌处理。 (4)产生葡萄糖后需要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可以使用重铬酸钾检测产物是否为酒精,该试剂在酸性条件下可与酒精反应,溶液呈灰绿色。 【点睛】灭菌和消毒的区别: (1)两者要求达到的处理水平不同。消毒只要求杀灭或清除物体表面的微生物。灭菌要求将所有微生物全部杀灭或/和清除掉。 (2)两者选用的处理方法不同。灭菌必须选用能杀灭抵抗力最强的微生物(细菌芽孢)的物理方法或化学灭菌剂,如高压蒸汽灭菌,而消毒只需选用具有一定杀菌效力的物理方法、化学消毒剂或生物消毒剂。 (3)处理的物品不同。培养基、接种工具一般采用灭菌的方法,组织培养中的外植体、手应采用消毒的方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花牡丹有多种花色,假设其花色有淡粉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涉及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与其花色有关的色素、酶和基因的关系如图所示:

现用白甲、白乙、淡粉色和粉红色4个纯合品种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l:淡粉色×粉红色,F1表现为淡粉色,F1自交,F2表现为3淡粉色:l粉红色。

实验2:白甲×淡粉色,F1表现为白色,F1自交,F2表现为l2白色:3淡粉色:l粉红色。

实验3:白乙×粉红色,F1表现为白色,F1×粉红色(亲本)(回交),F2表现为2白色:1淡粉色:l粉红色。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体现了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牡丹花色的遗传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3)实验中所用的淡粉色纯合品种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实验3得到的F2表现为2白色:1淡粉色:l粉红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将实验3得到的F2白色植株自交,F3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5)现有纯种的白色牡丹和纯种的粉红色牡丹,要在最短时间内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淡粉色植株,可采用____________育种,大致过程:根据题中所提供的实验材料,首先需要获得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植株,然后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_________,用_________溶液(一定浓度)处理得到染色体数目恢复正常的植株,从中选出开淡粉色花的植株即可。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B、C、D是丙中具 有捕食关系的四种生物,其有机物量所占比例如图所示。下表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数据统计表(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生物类群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分解者

从上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kJ)

 

140.0

16.1

0.9

221.7

呼吸消耗的能量(kJ)

501.2

79.1

13.2

0.5

192.6

 

(1)图中A生物的下一营养级生物为_____(填字母)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_____

(2)据表分析A与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由绿色植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除包含遗体、残枝落叶中的能量外,还包含_____中的能量。

(3)此草原正向森林演替。在演替过程中,_____(填甲、乙、丙、丁)利用阳光的能力提高,固定的CO2_____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的_____稳定性更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样方法调查该草原植物类群丰富度时,样方的大小一般为1 m×1 m。若调查的是森林植物类群丰富度,样方面积应当_____

 

查看答案

高等动物的调节活动依赖于多种细胞之间的密切合作及信息交流,以下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几个实例,请据图回答:

(1)A图所示的激素调节体现了__________机制,②过程发挥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

(2)B图中突触在传递信号时,信号的转换形式是_______________;传递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这样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C图是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过程示意图。图中的“抗原多肽”是经过处理后暴露出来的特定抗原,它将被直接呈递给__________________,并刺激其产生______________,共同完成特异性免疫。

(4)D图中X代表的刺激是_______________;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被肝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该受体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___。若D图中的靶细胞是肝脏细胞,此时细胞中发生的主要生理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查看答案

为研究种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中去叶对单株和群体产量的影响,研究者选取开花后3天的植株进行处理,从顶部去除不同数量叶片,每隔13天测定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代表单株产量),同时在一定面积的样方中测定群体光合速率(代表群体产量)。结果如图。(备注:穗位叶位于植株中下部,其生长状况直接影响玉米籽粒中有机物的积累量。)

 

(1)叶绿素分布于叶绿体的__________上,缺少矿质元素__________会导致其合成量减少,影响__________阶段的进行。

(2)由图1可知,去叶13天测定时,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随着__________而增大。本实验中,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空白对照组的处理为__________

(3)由图2可知,随顶部去除叶片数量增加,单株的光合速率持续增加,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其他叶片的光合产物能输入穗位叶和玉米籽粒并补充穗位叶生长和玉米籽粒发育所需,若去除顶部叶片过多,可导致穗位叶和玉米籽粒的有机物__________降低,使其积累的有机物减少,造成减产。

(4)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种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中___________________,可使玉米单株光合速率和群体光合速率有所增加。

 

查看答案

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枯草杆菌

核糖体S12蛋白第

55-58位的氨基酸序列

链霉素与核糖体

的结合

在含链霉素培养基

中的存活率(%)

野生型

…-P-K-K-P-…

0

突变型

…-P-R-K-P-…

不能

100

 

注 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

A. 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

B. 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

C. 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或增加所致

D. 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