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叶绿体内的基粒和类囊体扩展了受光面...

下列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叶绿体内的基粒和类囊体扩展了受光面积

B. 蓝藻和水绵细胞相同之处是均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

C. 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增大了酶的附着面积

D. 好氧细菌没有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B 【解析】 叶绿体内的基粒由类囊体垛叠而成,增大了膜面积有利于捕获光能,A正确;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B错误;线粒体扩大膜面积的方式是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增大了酶的附着面积,C正确;好氧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含有有氧呼吸酶,也能进行有氧呼吸,D正确。 【点睛】本题关键要能区分线粒体和叶绿体这两种细胞器,它们共有的特点是双层膜,有少量的DNA和RNA,能相对独立遗传;都能产生ATP,在能量转换中起重要作用;都能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水;都有基质和基粒.但由于膜的选择透过性,物质与结构和功能的相适应性,两者的基质成分与功能不同;两者基粒所含酶的种类也不同,叶绿体内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线粒体内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叶绿体绿色植物特有的细胞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酶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B. ATP的水解需要酶参与

C. 酶促反应都要消耗ATP

D. 核糖可作为合成ATPRNA的原料

 

查看答案

【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石油危机出现,越来越多的国家使用乙醇作为代替燃料,生产中玉米和麦草的秸秆可以用来生产燃料乙醇,已知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首先利用纤维素分解菌将纤维素分解,纤维素分解菌多分布在__________的土壤中,该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包括三种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两种酶能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2)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需要配制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该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纤维素粉作为唯一的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梯度稀释后,要将样品均匀涂布在用于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在该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的特殊染料是______,当形成菌落以后可以根据菌落周围是否产生_________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当利用涂布器涂布平板之后需要对涂布器进行__________处理。(添消毒或者灭菌

4)产生葡萄糖后需要用到____________(微生物种类)发酵产生酒精,还可以使用_________检测产物是否为酒精,该试剂在酸性条件下可与酒精反应,溶液呈灰绿色。

 

查看答案

国花牡丹有多种花色,假设其花色有淡粉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涉及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与其花色有关的色素、酶和基因的关系如图所示:

现用白甲、白乙、淡粉色和粉红色4个纯合品种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l:淡粉色×粉红色,F1表现为淡粉色,F1自交,F2表现为3淡粉色:l粉红色。

实验2:白甲×淡粉色,F1表现为白色,F1自交,F2表现为l2白色:3淡粉色:l粉红色。

实验3:白乙×粉红色,F1表现为白色,F1×粉红色(亲本)(回交),F2表现为2白色:1淡粉色:l粉红色。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体现了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牡丹花色的遗传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3)实验中所用的淡粉色纯合品种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实验3得到的F2表现为2白色:1淡粉色:l粉红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将实验3得到的F2白色植株自交,F3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5)现有纯种的白色牡丹和纯种的粉红色牡丹,要在最短时间内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淡粉色植株,可采用____________育种,大致过程:根据题中所提供的实验材料,首先需要获得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植株,然后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_________,用_________溶液(一定浓度)处理得到染色体数目恢复正常的植株,从中选出开淡粉色花的植株即可。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B、C、D是丙中具 有捕食关系的四种生物,其有机物量所占比例如图所示。下表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数据统计表(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生物类群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分解者

从上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kJ)

 

140.0

16.1

0.9

221.7

呼吸消耗的能量(kJ)

501.2

79.1

13.2

0.5

192.6

 

(1)图中A生物的下一营养级生物为_____(填字母)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_____

(2)据表分析A与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由绿色植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除包含遗体、残枝落叶中的能量外,还包含_____中的能量。

(3)此草原正向森林演替。在演替过程中,_____(填甲、乙、丙、丁)利用阳光的能力提高,固定的CO2_____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的_____稳定性更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样方法调查该草原植物类群丰富度时,样方的大小一般为1 m×1 m。若调查的是森林植物类群丰富度,样方面积应当_____

 

查看答案

高等动物的调节活动依赖于多种细胞之间的密切合作及信息交流,以下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几个实例,请据图回答:

(1)A图所示的激素调节体现了__________机制,②过程发挥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

(2)B图中突触在传递信号时,信号的转换形式是_______________;传递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这样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C图是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过程示意图。图中的“抗原多肽”是经过处理后暴露出来的特定抗原,它将被直接呈递给__________________,并刺激其产生______________,共同完成特异性免疫。

(4)D图中X代表的刺激是_______________;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被肝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该受体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___。若D图中的靶细胞是肝脏细胞,此时细胞中发生的主要生理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