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生物-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 我国规定每升饮用水中大肠杆菌不能超过3个。某...

【生物-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

我国规定每升饮用水中大肠杆菌不能超过3个。某兴趣小组尝试对某品牌饮用水的大肠杆菌含量进行检测,操作简图如图甲,伊红美蓝培养基配方如图乙。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甲中滤膜的孔径应______(“大于”或“小于”)大肠杆菌。受此启发,对某些不耐高温的试剂可以怎样除菌? ______

(2)配制图乙中的基础培养基时,除了水分、无机盐以外,还应加入______(一种营养成分),以及______。伊红美蓝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菌落呈现黑色,从功能上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__培养基。

(3)该小组通过统计______的数目,计算出单位体积样品中大肠杆菌数目。理论上他们的统计值要比实际______(“偏高”或“偏低”),理由是______

 

小于用滤膜过滤除菌氮源琼脂鉴别黑色菌落偏低两个或多个大肠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只能观察到1个菌落 【解析】 (1)图甲操作的目的是用滤膜过滤待测水样,以获得大肠杆菌,因此滤膜的孔径应小于大肠杆菌。受此启发,对某些不耐高温的试剂,可以用滤膜过滤除菌。 (2)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图乙中的乳糖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据此可知:在配制图乙中的基础培养基时,除了水分、无机盐以外,还应加入氮源。在固体培养基上大肠杆菌才能形成菌落,因此还需要加入琼脂。伊红美蓝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菌落呈现黑色,从功能上划分,该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 (3)由“伊红美蓝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菌落呈现黑色”可知:该小组通过统计黑色菌落的数目,计算出单位体积样品中大肠杆菌数目。当两个或多个大肠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只能观察到1个菌落,所以理论上他们的统计值要比实际偏低。 【点睛】本题是对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的原理的考查,回忆并理清相关的知识点即可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图回答以下有关生态学问题。

I.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水稻蝗虫,对蝗虫进行了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实验还建立了如图1所示的模型。

(1)从模型建构的类型角度分析,图1模型属于数学模型,该模型表明,引入鸭子后该地区蝗虫的K值为______________

(2)引入鸭子前,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增长,最初有N0只,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__只。

(3)通过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地区又进一步提出“改治结合、根除蝗害”的治蝗战略,一方面通过改造蝗虫发生地,降低蝗虫的K值;另一方面利用雌信息素诱捕蝗虫通过降低________________使种群密度下降。

II.弃耕农田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最终将演替到相对稳定的________________阶段。如图2所示的物种甲、乙、丙在演替的不同阶段开始生长,最终三者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布自下而上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玉米为遗传常用材料,其籽粒的颜色有紫色、黄色和白色三种,味道有甜味和非甜味两种。某科研人员做了一系列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亲本

组合

纯合紫色×

纯合紫色

纯合紫色×

纯合黄色

纯合黄色×

纯合黄色

黄色×黄色

紫色×紫色

白色×白色

F1

粒颜色

紫色

紫色

黄色

黄色、白色

紫色、黄色、

白色

白色

 

(1)若第五组实验的籽粒颜色及比例为紫色:黄色:白色=12:3:1,则F1紫色籽粒的基因型有______种,F1中所有黄色籽粒的玉米自交,后代中白色籽粒的比例应是______________

(2)若只研究黄色和白色玉米籽粒颜色的遗传,发现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含有异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籽粒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有一条异常。

①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如果__________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②以植株A为父本,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B,其9号染色体上基因组成为Ttt,且T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该植株的出现可能是由于____________造成的。

③若②中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地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l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中得到的含异常染色体的植株占_________

(3)科研人员将纯合甜昧和纯合非甜味玉米间行种植,如图所示,且雌蕊接受同株和异株花粉的机会相等。请通过分析各行玉米的种子性状,判断甜味和非甜味的显隐性关系。

①若A、C行的植株种子是____________,B、D行的植株种子是____________,则甜味是显性。

②若A、C行的植株种子是____________,B、D行的植株种子是____________,则非甜味是显性。

(4)若(3)中非甜昧是显性,现将B行植株的种子发育成的新个体(F1)进行随机交配,则所得种子的甜味与非甜味比例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为了研究生长素的运输特点,某科研小组分别作了两个实验:

实验一:切取某植物幼苗上胚轴并纵切成a和b两部分,进行如图实验一处理,6小时后检测另一端含14C的生长素含量。

实验二:切取同种植物幼苗上胚轴,分别切去上胚轴a侧和b侧形态学上端的一部分,在未切的一侧放置含14C的生长素琼脂块,如图实验二处理,6小时后检测各部分含14C的生长素含量。

(1)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幼苗的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一的自变量是______,分析实验数据说明生长素的运输______,且_________侧的能力较强。

(3)由实验二数据可判断,a侧和b侧对IAA的运输能力___________,被切去的一侧也检测到14C-IAA,说明IAA存在____________运输。若将实验二中切去b侧的上胚轴放在左侧单侧光照的环境中,胚轴将向__________侧弯曲。

 

查看答案

某科研人员研究了日光温室中的黄瓜叶片的光合作用

(1)与大田相比,日光温室光照强度不足,生长的黄瓜植株形态上出现植株高大、___________等适应性特征,导致叶片相互遮荫严重。 

(2)研究者分别测定日光温室中同一品种黄瓜____________叶片的光合速率,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可知,日光温室内黄瓜叶片的光合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____。研究者推测,这与叶片中叶绿体的发育状况不同有关。 

(3)为证实(2)的推测,研究者进一步观察不同叶位叶片的叶绿体超微结构,得到下表所示结果。

叶位

基粒厚度(μm)

片层数

上位叶

1.79

10.90

中上位叶

2.46

17.77

基部叶

3.06

17.91

 

①叶绿体基粒厚度和片层数等超微结构必须在____________下观察。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叶位叶片光合速率的高低与叶绿体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__________。 

②叶绿体中____________分子对光的吸收发生在____________上,虽然基部叶的叶绿体超微结构特征是对____________的一种适应,但是基部叶光合速率仍然最低。因此进一步推测,除了叶龄因素外,光合速率的差异可能还与叶片接受的光照强度不同有关。 

(4)为证实(3)中推测,可在同一光照强度下测定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速率,与(2) 的结果相比较,若____________,则证实这一推测。

(5)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请你为温室栽培提高黄瓜产量,提出可行建议: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下列正确的是

A. 图中bhcdef

B. 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a×100%

C. “这一关系中,狼粪便的能量属于d

D. 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