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通过利用PCR定点突变技术改造Rubisco酶基因,提高了光合作用过程中Rubiaco酶对C02的亲和力,从而显著提高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PCR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对合成________;扩增过程需要加入_______酶。
(2)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其作用是_______。目的基因能在不同生物体内正常表达原来的蛋白质质,说明整个生物界_________。PCR定点突变技术属于__________的范畴。
(3)可利用定点突变的DNA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常用______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植物细胞,还需用到植物细胞工程中的_______技术,才能最终获得转基因植物。
乳酸菌是人和动物体胃肠道中的有益菌,能助消化,利于肠道健康,但是消化道中胆汁所含的胆盐会对乳酸菌的生理活动由抑制作用,为此,研究人员通过辐射处理野生型乳酸菌,得到耐高浓度胆盐的乳酸菌。
(1)与腐乳制作所用微生物相比,乳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
(2)实验步骤:
①育种与培养:辐射处理后可得到多种类型的乳酸菌,置于经过_____法灭菌处理的______(固体/液体)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
②接种与选择:为避免培养液中菌体浓度过高,需将培养液进行_____处理。之后,将菌液涂布接种于含0.3%胆盐和不含胆盐的固体培养基上,配置时为了使培养基凝固,应向培养基中加入______;置于37℃条件下_____(密闭/充气)培养;设置不含胆盐的培养基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
③筛选与纯化:从平板中提取实验效果明显的目的菌株,采用_____法接种于新的培养基平板,可对菌株进一步纯化。
薇甘菊是珠三角危害最大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某科研小组对薇甘菊入侵红树林的有关状况进行研究,他们选取未被入侵的红树林群落、轻度入侵的“红树林——薇甘菊”群落、重度入侵且以薇甘菊为主的群落和无植被覆盖的光滩(分别编号为A、B、C、D)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群落 | A | B | C | D | |
植物种类 | 150 | 121 | 69 | 0 | |
有机碳储量(吨/公顷) | 植被 | 56.2 | 50.9 | 43.5 | 0 |
凋落物 | 2.0 | 3.5 | 5.4 | 0 | |
土壤 | 161.9 | 143.2 | 117.7 | 86.1 | |
总计 | 220.1 | 197.6 | 166.6 | 86.1 | |
(1)研究人员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各群落的植物种类,选取样方的关键是____,表中数值应是植物种类__________。
(2)调查结果显示随薇甘菊入侵强度增大,群落中植物的丰富度的变化是_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3)薇甘菊入侵使植被凋落程度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_________(“升高”、“降低”、“不变”),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4)调查研究说明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
为了研究小家鼠的毛色与尾形的遗传规律,科研工作者以黄毛弯曲尾、灰毛弯曲尾、灰毛正常尾三个品系的小家鼠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控制毛色和尾形的基因分别用B(b)和D(d)表示,其中至少有一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请分析回答:
(1)实验一中亲本无论正交、反交,F1的弯曲尾和正常尾个体中,雌雄比例接近1:1,说明控制尾形的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控制毛色和尾形的两对基因的传递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实验二亲本中黄毛弯曲尾和灰毛正常尾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
(2)研究者在解释以上尾形的遗传现象时提出,弯曲尾基因具有致死效应,致死的基因型为________。
(3)另一些研究者在解释以上尾形的遗传现象时提出,黄毛弯曲尾品系和灰毛弯曲尾品系中,在弯曲尾基因所在染色体上存在隐性致死基因(a),该基因纯合致死。
①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a基因的存在_____(填“能”或“不能”)解释F2弯曲尾和正常尾的数量比。
②在进一步研究中,研究者又提出,黄毛弯曲尾品系和灰毛弯曲尾品系隐性致死基因不同(分别用a1和a2表示),它们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其中a1a1和a2a2致死,a1a2不致死.a1和a2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等位基因,理由是_________。
③若以上假设成立,则图2中的黄毛弯曲尾品系和灰毛弯曲尾品系杂交,后代弯曲尾与正常尾的比例为_________。
从H1N1到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不断出现,威胁着人类健康,接种H7N9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禽流感的有效措施。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人体接种H7N9疫苗后,其中主要成分血凝素(病毒囊膜糖蛋白)可作为_____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2)一旦H7N9禽流感病毒入侵机体,______会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这些抗体与游离的H7N9结合阻止其吸附宿主细胞;若少量病毒侥幸侵入机体细胞,机体还可依靠 ____免疫将被感染细胞裂解清除。
(3)C48/80是一种可激活巨噬细胞(吞噬细胞的一种)的聚合物,研究人员为了研究C48/80对疫苗免疫效应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实验选用128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8组,采用滴鼻方式给药,28天后致死剂量H7N9病毒悬液处理小鼠,一段时间后测定小鼠血清中IgC(抗体)水平,在病毒处理后21天计算各组小鼠成活率,结果如下表:
组别 | 疫苗及辅助剂 | 疫苗剂量(μg) | 小鼠血清IgG抗体水平 | 小鼠存活率(%) |
A | H7N9+C48/80 | 1.5 | 13 | 100 |
B | H7N9 | 1.5 | 11.3 | 100 |
C | H7N9+C48/80 | 0.15 | 11.3 | 87.5 |
D | H7N9 | 0.15 | 9.67 | 50 |
E | H7N9+C48/80 | 0.015 | 10.33 | 62.5 |
F | H7N9 | 0.015 | 9.33 | 25 |
G | C48/80 | ---- | 6.0 | 0 |
H | H7N9+CTB+ | 1.5 | 14.33 | 100 |
注:CTB+已被证实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免疫辅助剂,可增强疫苗的免疫力。
①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可再增加一组对照实验,其处理应为_______。
②实验数据显示,G组小鼠的血清抗体水平比其他组组_____,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
③实验结果表明,随H7N9疫苗剂量的增加,免疫小鼠的_________。
下列甲图表示将绿色的小麦植株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曲线所示;乙图表示在一定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于CO2浓度之间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甲图,回答下列问题:
B点时,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有_____,从5min到10min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是______(“变大”、“变小”、“不变”),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B点时植株叶绿体产生氧气的速率均为_____mol/min(假设全部细胞的呼吸速率保持不变)。
(2)观察乙图,回答下列问题:
CO2浓度小于300mg/L时,O2释放量的主要限制因素是______,若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则b点将向______(“左”“右”)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