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棉花幼铃(幼果)获得光合产物不足,会导致其脱落。为研究某种外源激素对棉花光合产物...

棉花幼铃(幼果)获得光合产物不足,会导致其脱落。为研究某种外源激素对棉花光合产物调配的影响,某课题组选择生长整齐的健壮植株,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激素处理24h→用放射性物质喂饲叶片30min→24h后测定该叶片和幼铃等的放射性强度。激素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上述处理不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强度)。注:数字分别为叶片和幼铃的放射性强度占全株总放射性强度的百分比

(1)该放射性物质中被标记的元素是___________。由实验结果推断,幼铃脱落显著减少的是______组。

(2)B组幼铃放射性强度百分比最低,是因为B组叶片的光合产物_______。为优化实验设计,增设了D组(激素处理叶片),则各组幼铃的放射性强度百分比由高到低排序是_________。由此可知,正确使用该激素可改善光合产物调配,减少棉铃脱落。

(3)若该激素不能促进插条生根,却可促进种子萌发和植株增高,该激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碳C输出减少C>A>B>D赤霉素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实验为研究某种外源激素对棉花光合产物调配的影响,因此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利用外源激素处理,因变量为叶片和幼龄的放射性强度.图中A组不用激素处理,作为空白对照,而BC作为实验组,并且BC之间又可以进行相互对照。 (1)题中研究外源激素对棉花光合产物调配的影响,光合作用产物一般用碳元素标记.首先标记CO2,CO2被固定为C3,C3被光反应提供的[H]还原为糖类和C5.由题干可知,幼铃脱落是光合产物不足导致,对比A、B、C三组,发现C组幼铃中有机物占比最高,因而幼铃脱落显著减少。 (2)B组中叶片的放射性强度的百分比较高,说明有机物占比较多,输出较少.由题中数据可知,激素可抑制叶片有机物的输出,有利于幼铃有机物的输入,因而用激素处理叶片,导致叶片有机物输出明显较少,且小于B组,因而幼铃的放射性强度百分比由高到低依次为C>A>B>D。 (3)赤霉素能够促进种子萌发和植株增高,但不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两种植物,分别生长在强光下和阴蔽处。现从这两种植物体上各取一片彼此相似的叶片,分别放在两个透明盒子中。在适宜温度条件下,逐渐增加光照强度,测定叶片放氧速率,结果如下表。

光强(μmol光子)

0

10

25

50

100

250

500

600

放氧速率

μmolO2/(m2·s)

叶片A

—10

—5

—1

5

15

30

30

叶片B

—0.5

1.5

3

6

10

12

11

 

(1)由表中数据可以推测,取自强光下的叶片是_________________

(2)光照强度>500μmol光子/(m2•s)时,可推知叶片A放氧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叶肉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C02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AB两叶片放氧速率绘制成曲线图,大约在175μmol光子/(m2•s)时两条曲线相交,则此交点的生物学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提取叶片B中的色素,研磨前在研钵中除加人剪碎的叶片外,还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_。经快速研磨、过滤,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塞上橡皮塞;将试管置于适当的光照条件下23min后,试管内的氧含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电镜下观察小肠上皮细胞,发现细胞膜上有许多种不同的膜蛋白,如:Na+和葡萄糖转运有关的膜蛋白A、与细胞黏着性有关的膜蛋白B、能与某种激素发生结合的膜蛋白C、水解二糖的膜蛋白D等。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膜蛋白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导致四种膜蛋白分子结构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膜蛋白D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膜蛋白C_________(不能”)与促甲状腺激素相结合。

(3)发生癌变的小肠上皮细胞的膜蛋白_______(“A”“B”“C”“D”)减少。将发生癌变的小肠上皮细胞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培养,一段时间后再移至普通培养液中培养,不同间隔时间取样,检测到被标记的癌细胞比例减少,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家系遗传系谱图,已知2患白化病,Ⅲ3患红绿色盲症,如果1,两对基因均为显性纯合的概率是9/16,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A. 451均携带相关致病基因

B. 51均没有携带相关致病基因

C. 45携带白化病基因、1不携带白化病基因

D. 1携带白化病基因,2同时携带白化病、红绿色盲症基因

 

查看答案

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报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调查,发现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 研究者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

B. 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Nt=N0λt,其中λ1.015

C. 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的生存环境是空间条件充裕、食物充足、气候适宜

D. 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

 

查看答案

有研究认为,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致病机理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辅助T细胞数量明显增加,释放的淋巴因子增多,引起效应T细胞与胰岛B细胞结合并使其裂解死亡。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效应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裂解死亡

B. 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

C. 辅助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能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D. 该病患者体内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量低于正常生理水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