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如图表示,研究者从土壤中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技术的相关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如图表示,研究者从土壤中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技术的相关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过程的目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弧线箭头上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

(2)进行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灭菌与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倒平板时,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应将平板倒过来放置,并用记号笔在皿底上标明培养微生物名称、平板上培养样品的稀释度、制作者姓名、培养日期及________________等信息。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一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培养后,若出现________________色就可以鉴定其中含有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     

(4)研究者可以通过观察培养形成的菌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隆起程度等特征,来判断培养基上是否感染了其他细菌。在实验中,研究者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菌落数目,并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培养 增加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 挑出菌落 先调节pH后灭菌 培养基种类 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后两空位置可颠倒) 酚红指示剂 红 性状、大小、颜色 因培养时间不足导致遗漏细菌数目 【解析】分析过程图:从土壤中分离尿素分解菌的流程是土壤取样、样品稀释、培养与观察、细菌计数。进行过程①是利用尿素为唯一氮源进行初步选择培养,进行过程②选取①过程培养的菌种再次用尿素为氮源进行扩大培养,目的是增加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过程③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以鉴定并挑选所需的分解尿素的菌落;最后通过测定脲酶的活性进一步确定分离菌种类型。 (1)结合分析可知,进行过程①和②的目的分别是选择培养和增加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图中弧线箭头上“?”的具体操作是挑出菌落。 (2)进行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为了防止调节PH过程中培养基被杂菌感染的机会,应先调节pH后灭菌。倒平板时,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应将平板倒过来放置,并用记号笔在皿底上表明培养微生物名称、平板上培养样品的稀释度、制作者姓名、培养日期及培养基种类等信息。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一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3)根据尿素的分解细菌将尿素分解后产生碱性物质氨,氨与酚红指示剂相遇变红的原理,需要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后,若出现红色就可以鉴定其含有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 (4)根据不同细菌形成的菌落特征不同,研究者可以通过观察培养形成的菌落的性状、大小、颜色、隆起程度等特征,来判断培养基上是否感染了其他细菌。研究者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菌落数目,并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导致遗漏细菌数目。 【点睛】解决本题必需知道“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实验”四个方面的知识:一是实验流程:土壤取样、样品稀释、培养与观察、细菌计数;二是方法:利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三是原理:只有分解尿素的细菌能够合成脲酶,才能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四是鉴定: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指示剂变红说明尿素被分解,从而说明菌落中的菌体为分解尿素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果蝇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可知,果蝇为______倍体生物。正常状态下,果蝇体细胞中最多可以含有______条染色体。

(2)若用32P标记一个具有增殖能力的果蝇体细胞的所有DNA分子双链,再将其转入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和后期,一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____________

(3)摩尔根通过杂交试验发现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红眼A和白眼a)仅位于X染色体上,两亲本杂交,F1雌雄个体均有两种眼色。若让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则F2中白眼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4)若果蝇的Ⅳ号染色体多为1条(称为Ⅳ-三体)或少1条(称为Ⅳ-单体)均能正常生活,从变异类型分析,此变异属于______;如果要确定某变异果蝇是Ⅳ-三体还是Ⅳ-单体,则应选择此果蝇______(填时期)的细胞进行检测。Ⅳ号染色体上的某基因突变后会产生无眼果蝇(ee),正常有眼果蝇称为野生型,若将该无眼果蝇与Ⅳ-单体的野生型果蝇杂交,则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

 

查看答案

农田中除农作物外,往往还栖息有多种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有人大量捕捉青蛙,害虫数量的变化是先增多后减少,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能力。农田中经常会发生虫害,调查农田中某种害虫虫卵的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田间除草和杀虫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流入该农田的总能量包括农作物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_______;农田生态系统中,若一个生长季节收获的农作物所含有的能量为m,农作物通过细胞呼吸散失的能量为n,则这些农作物在整个生长季节固定的太阳能总量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m+n。

(3)某生态学研究小组在一片大面积且没有鼠类及其天敌的试验田的两端分别放养了若干只雄性和未受孕的雌性老鼠,进入繁殖期后,雌、雄老鼠都能顺利寻找到对方并成功交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的功能;预计在短时间内,老鼠种群数量呈现“J”型增长,但其数量不会无限增长,最终将达到_______;决定其种群数量的内在因素主要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

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时,通常进行胰岛素休克(惊厥)实验,常见的操作方法是给小白鼠腹腔注射胰岛素进行实验观察。某校科研小组该用鲫鱼作为实验动物探究胰岛素调节血糖的机理,实验材料及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

(一)材料:活的小鲫鱼苦干条、胰岛素(2~4单位/mL)、10%葡萄糖溶液、清水、500mL烧杯3个、500mL量筒1 个。

(二)实验处理和结果:

组别

实验处理

鱼的行为反应

A组

300mL清水和0.75mL胰岛素

昏迷

B组

 

正常

C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素由________分泌,其化学本质为_______

(2)实验前将3个烧杯分标记为A、B、C。在A烧杯中加人300 mL清水和0.75 mL胰岛素,B烧杯中加入_________。同时挑选_______的小鲫鱼若干条,均分为两组,分别放入A、B两个烧杯中,观察小鲫鱼的行为反应。

(3)把小鲫鱼放入A烧杯时,胰岛素通过鱼鳃的________进入血液。仔细地观察小鲫鱼的行为反应,一段时间后,记录小鲫鱼出现昏迷所需的时间,并观察小鲫鱼出现昏迷时的活动和现象。

(4)当小鲫鱼出现昏迷后,再小心地将其放入C烧杯中,C烧杯的处理是_______。若一段时间后_________,即可说明胰岛素对动物血糖水平有调节功能。

(5)研究者发现,胰岛素的分泌除了受血浓度的影响外,还受下丘脑中的神经细胞调控,这说明血糖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调节。

 

查看答案

图1、图2分别表示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大叶黄杨代谢强度的影响,代谢强度用CO2的吸收量或释放量(mmol/单位面积·h)表示;图3表示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北沙参代谢强度的影响,代谢强度以干重增加速率(mg/单位面积·h)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在研究某环境因素对该植物代谢的影响时,其他条件均为最适状态):

   

    (1)图1中曲线A和曲线B分别代表大叶黄杨的真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温度为42.5℃时,大叶黄杨从外界吸收CO2的相对量为_______。30℃以后两曲线变化趋势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

    (2)结合图1分析,图2中不同光照强度下植物的CO2吸收量是在温度为_______℃下测定的。

    D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如果大叶黄杨在图2中E点所示光照强度下,光照9h并黑暗处理15 h,则该植物_______(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_______

    (3)图3中,20℃条件下,F点以后北沙参干重增加速率不再增大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

30℃、5 klx光照条件下的真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5 klx光照条件下的真光合作用速率。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探究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新细胞壁的生成过程

B.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有丝分裂实验中,可用甲基绿染色剂对细胞中的染色体进行染色

C.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实验中,要定期向试管中添加培养液

D.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需要3次在低倍显微镜下对装片进行观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