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请回答野生酵母的培养和分离及果酒制作实验的有关问题:
(1)从葡萄多年生长的环境中获取少量土样,配制成土壤稀释液,然后取0.1ml稀释液加入到____培养基中,用____(工具)进行___分离,最后培养得到野生酵母菌。将分离获得的菌种进行诱变培养后,根据不同菌株的____特征,分别筛选出高产谷胱甘肽酵母菌(甲)和低产硫化氢的酵母菌(乙)。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目的是___________
(2)成熟的紫葡萄,常用____
A.高锰酸钾 B.次氯酸钠 C.乙醇 D.无菌水
溶液浸泡约5min,然后制成匀浆放入发酵罐中,并接种相应菌株,发酵获得高品质的葡萄酒。若向发酵罐中加入一定量的____,可获得酒精含量和糖含量较高的果酒。
(二)某小组欲进行基因工程菌的构建与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获取上述高产谷胱甘肽酵母菌(甲)的DNA,经____酶处理得到DNA片段后建立____,从中获取目的基因。
(2)将目的基因与质粒构建成____,将其导入低产硫化氢的酵母菌(乙)后,经培养获取大量酵母菌,再通过分离纯化培养,根据____
A.标记基因的表达 B.目的基因的导入
C.硫化氢的含量 D.谷胱甘肽的含量
检测筛选出优良酵母菌。以上过程中的分离纯化培养相当于动物细胞____培养法。
(3)若要培养转基因植物,还需要用到_________技术,培养过程中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进行调控。
果蝇的杏红眼与白眼、黄身与黑身两对相对性状,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其中一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另一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B、b和D、d)控制,均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现让一只甲果蝇(杏红眼黄身♂)与一只乙果蝇(杏红眼黑身♀)单对多次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该杂交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孟德尔遗传定律发生于减数分裂第__次分裂的后期。
(2)杂交实验后代中杏红眼与白眼这对相对性状受_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甲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
(3)杂交实验后代中出现的黄身雌果蝇与甲果蝇有关身色的基因型______(填是或否)相同。杂交后代杏红眼果蝇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
(4)让子代中的黄身雌果蝇和甲果蝇杂交,发现黄身为显性性状,请写出该杂交的遗传图解。___________
下图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类囊体膜中的主要光合色素有类胡萝卜素和____,图中X代表分布在类囊体膜上的____合成酶复合体。图中H2O在光下裂解,尚未标出的产物是___。
(2)图中卡尔文循环的起始过程是____作用,还原作用为光反应提供ADP和____。
(3)在稳定的卡尔文循环中,每3个CO2分子进入循环,就形成___分子的3-磷酸甘油酸,这些3-磷酸甘油酸__(全部/大部分/少部分)被还原为三碳糖磷酸。
下图甲是某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图乙是能量在第二营养级中的部分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图乙
(1)图中仅处于第五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鹰所在的食物链有____条。
(2)图中的“→”除表示捕食关系外,还可代表能量流动和____的通道。
(3)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需要通过____调节。
(4)图乙中的a和b分别是指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下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该家族中的某些个体为甲病和乙病(皆为单基因遗传病)的患者。已知2号个体是纯合子(若相关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在男性中可视为纯合子)。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
A. 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 13号个体的致病基因来自8号 ,3号和4号个体生下两病皆患孩子的概率为1/8
C. 若甲病是正常基因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导致的,致病基因表达时,翻译产生的肽链不一定改变
D. 若乙病是致病基因的启动部位发生改变导致的,则该部位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因而不能表达
因人类活动导致草场沙化,栖息地锐减,使昆仑山野牦牛向高山迁徙形成小群体(10-80头),雪天时,又迁徙下山聚集成大群体(200头以上)。在生殖季节,有些公野牦牛因竞争失败而失去繁殖机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人类活动使野牦牛种群的稳定平衡密度降低
B. 高山地区的野牦牛呈集群分布或表现为斑块状
C. 野牦牛因草料变化而季节性迁徙是群落的时间结构
D. 公野牦牛的竞争属于种群密度较高时的内源性调节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