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实验温度、时间及实验材料的数量都可...

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实验温度、时间及实验材料的数量都可能是实验的变量

B. 各种实验中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确保单一变量

C. 数据测量应力求精确,因而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D. 探究实验设计中,实验结果有可能与提出的假设不一致

 

B 【解析】实验温度、时间及实验材料的数量都可能是实验的变量,A项正确;相互对照实验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B项错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使数据尽可能准确,C项正确;探究实验探究的是未知的内容,实验结果有可能与提出的假设不一致,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细胞合成的化合物中,有许多含一个或多个磷酸基。这样的化合物不可能(    )

A. 直接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 组成各种生物膜的支架

C. 在蛋白质合成中转运氨基酸    D. 使血糖浓度降低

 

查看答案

下列生命科学研究中,中国科学家直接参与的有几项?(    )

①细胞学说的提出     ②结晶牛胰岛素合成     ③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合成 

④克隆羊多利培育     ⑤人类基因组计划

A. 2项    B. 3项    C. 4项    D. 5项

 

查看答案

前列腺癌是发生在前列腺上皮的恶性肿瘤,可分为雄性激素依赖性和雄性激素非依赖性两种类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前列腺癌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外界致癌因子引起了____,可能还与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

(2)为了探究奥曲肽对两种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研究者对体外培养的人前列腺癌DU145和LNCaP细胞采用不同剂量奥曲肽(O、0.1、l、10、100和1000 nmol/L)处理,分别于24 h、48 h、72 h测定并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如下图所示。

注:DU145是雄性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LNCaP是雄性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①在培养过程中,细胞具有____生长的特点,因此传代培养时,通常用___酶处理,使细胞分散。

②由上图结果可知,奥曲肽对于____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可能更好。

(3)为进一步探明奥曲肽的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在相同条件下,用1000 nmol/L的该多肽处理DU145细胞,分别于24 h、48 h、72 h提取各组细胞总RNA,再以mRNA为模板__出cDNA,然后用PCR技术扩增相应片段,并对扩增结果进行凝胶电泳,结果如图所示:

注:VEGF是促进血管生成的基因,可刺激肿瘤细胞的生成和增殖;Caspase-3是细胞凋亡过

程中最主要的蛋白酶,基因8-actin是检测基因表达水平常用的参照基因,表达量不受细胞形态变化或生活条件的影响,转录水平相对稳定,在实验中可作为校准和消除由于检测方法等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p-actin的表达产物最可能是 ____(填字母)。

A.血红蛋白    B.细胞骨架蛋白    C.胰岛素

由实验结果可知,奥曲肽抑制了DU145细胞中,此研究人员推测,奥曲肽治疗前列腺癌的机制可能是____

 

查看答案

水稻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胚会产生赤霉素(GA),GA可诱导种子产生a-淀粉酶。为研究GA的作用机制,进行如下实验。

(1)选择_________(填“带”或“不带”)胚的半粒种子,用外源GA处理,一段时间后提取种子中的mRNA,结果如下图所示:

该结果显示_________的产生是受 _________的诱导。

(2)进一步研究发现,GA的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

①胚产生的GA活化了种子细胞内的GIDI蛋白,该蛋白促进了_____的降解,解除了对    _________基因的抑制作用,该基因的表达产物与GARE序列结合,又开启了____基因的表达。

②GARE序列几个碱基的改变使得GAMYB转录因子无法与其结合。该序列改变的杂合种子萌发时,______(填“能”或“不能”)产生a-淀粉酶,原因是    。

(3)水稻的GAMYB基因还与水稻的花粉育性有关,GAMYB的突变个体表现为雄性不育(花粉发育不良)。控制水稻雄性不育性状的基因有些在细胞核内,有些在细胞质内。以该突变体做母本,分别与雄性可育品种进行杂交,获得数据如下:

从表中可以看出,①②组F2代中野生型与突变体的数量比约为____,表明该突变为    _______性性状,该突变基因位于____内。设置第③组杂交实验的目的是证明雄性可育性状由____基因控制。

 

查看答案

科研工作者用LCM病毒分别感染A或Q品系小鼠,7天后杀死小鼠,取其脾脏细胞(含效应T细胞),再取以5ICr标记的经LCM病毒处理的A或Q品系小鼠的吞噬细胞,将获得的脾脏细胞与吞噬细胞混合培养一段时间,测定5ICr的释放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1)表格中l是________,Ⅱ是________。小鼠体内的吞噬细胞是LCM病毒侵染的________,①、④组中的吞噬细胞在实验期间由于自然死亡等原因裂解而释放sICr。②、⑤组实验说明,经免疫后的效应T细胞对________的吞噬细胞没有裂解作用。②、③组及________组说明,经免疫后的效应T细胞只能裂解________中受病毒感染的吞噬细胞。

(2)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效应T细胞表面受体识别靶细胞的过程,除了与靶细胞表面的__有关外,还受到了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类分子)的限制。MHC类分子是细胞膜表面的一种糖蛋白,是引起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抗原。依据上述实验,科学家提出两种假说:

假说一:效应T细胞表面可能有两种受体,分别和特异性抗原及MHC类分子结合,只有两种受体都和相应的抗原匹配时,效应T细胞才能裂解靶细胞。

假说二:效应T细胞表面只有一种受体,识别的是____结合的复合物。为了证明上述假说,有人获得了下表中的两种效应T细胞:

将效应T细胞A表面的一种受体蛋白的基因导人到效应T细胞B中,结果效应T细胞B也能裂解带有X的被病毒(带有M抗原)感染的靶细胞,此结果支持_________

(3)某些肿瘤细胞能够逃避免疫细胞的监控,与正常细胞相比,这些肿瘤细胞表面的MHC类分子数更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