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回答下列有关血脂调节的问题 图1表示脂蛋白的结构模式图,图2表示血脂调节的部分原...

回答下列有关血脂调节的问题

图1表示脂蛋白的结构模式图,图2表示血脂调节的部分原理图,请据图回答。

(1)人体内脂蛋白共有4种,这四种脂蛋白的主要区别是在__________部分(填图1中字母),其中VLDL在人体内主要携带__________

(2)图2中X代表_____________X出脂肪细胞后的去路是_______________

(3)图2中,当人体饥饿体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分泌会增加,从而促进 _________(填编号)过程。

(4)下列对图2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A.若脂肪组织中囤积大量甘油三酯,则一定会患有高脂血症

B.当人体血糖降低时,会最优先选择34路径升高血糖

C.路径8的甘油三酯可以来源于食物,以乳糜微粒形式携带进入体内

D.路径8的甘油三酯可能来源于肝脏,以高密度脂蛋白形式携带

下表是某患者的血脂检验报告单

项目名称

检查结果

参考范围

总胆固醇mmol/L

5.70

3.60~6.50

甘油三酯mmol/L

2.63

0.45~1.18

高密度脂蛋白mmol/L

1.16

0.90~1.68

低密度脂蛋白mmol/L

5.01

2.84~4.10

 

 

(5)根据检查结果,患者患有____________________

 

A 甘油三酯 甘油和脂肪酸 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或进入肝细胞进行代谢 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 3、4 C 单纯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血脂代谢,考查对血脂种类的识记、对血脂代谢途径的识记和理解、对高血脂病的判断。 (1)人体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四类,其不同是核心含有不同量的甘油三酯A,其中VLDL在人体内主要携带甘油三酯。 (2)甘油三酯可以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随血液运至全身细胞。图7中X代表甘油和脂肪酸,X出脂肪细胞后的去路是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或进入肝细胞进行代谢。 (3)图7中,当人体饥饿时,体内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激素分泌会增加,促进甘油三酯分解,进而促进甘油和脂肪酸合成葡萄糖,通过血液运输运至全身细胞。 (4)选C。高脂血症是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过高,A项错误;当人体血糖降低时,肝糖原首先分解,补充血糖,B项错误;食物中的脂肪经消化、吸收在小肠中形成乳糜微粒,乳糜微粒携带的甘油三酯通过血液运输主要运往脂肪组织,C项正确;肝脏中合成的甘油三酯以极低密度脂蛋白运送至血液,D项错误。 (5)表格中患者的甘油三酯偏高,总胆固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该患者患有单纯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回答下列有关水和电解质平衡调节的问题

下图所示为人体内环境及调节过程部分机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表中字母代表正常人体内的各种液体,由其成分判断,下表A~E液体依次为图1、图2中的_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

液体样品

成分mmol/L

A

B

组织液

C

D

E

Na+

142

145

12.0

142

0

K+

4.3

4.4

139

4.3

21.0

葡萄糖

5.0

5.0

1.1

5.0

0

蛋白质

14.0

0.4

54.0

0

0

尿素

3.6

3.6

1.1

3.6

368.1

 

 

 

(2)图中①~⑥中属于内环境的是___________肾单位由_____________和肾小球共同组成。

(3)对图1、图2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多选)

A中的液体可以直接流入

B的成分中含有血红蛋白

C.细胞外液的pH正常范围是7.357.45

D.若肾脏排水功能障碍会引起水潴留

E.正常人体的成分中含有红细胞

F.若液体出现葡萄糖,则说明被测个体可能有糖尿病

(4)图3中A表示结构,其名称是__________A释放的物质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5)图3所示的调节方式最终使得体内渗透压稳定在固定范围内,不会过高也不会过低,这样的调节方式被称为__________调节。

 

查看答案

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信息的问题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下图为其所做实验中的一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1中,噬菌体核酸位于__________(用图1中字母表示)

(2)在图2实验过程中,经过离心后沉淀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实验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进行,由实验结果可知,此次实验的标记元素是_______,根据该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__________进入了细菌。该组实验能否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__________(能/不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进行实验时,第一步加入10个含有32P噬菌体,则经过第二步的培养,培养过程中DNA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复制,培养瓶中含有32PDNA可能有几个?______________。(多选)

A10     B16     C20    D40     E100    F320

 

查看答案

回答下列有机物的问题

下图①~③是从几种生物细胞中分离出来的几种有机物,③只表示某有机物的局部,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__中。

(2)人体细胞中能够合成②物质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和②最终水解后,得到的产物中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③为谷胱甘肽(GSH),它是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化合物,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3个氨基酸组成的肽。下表为GSH的密码子和氨基酸序列以及控制合成GSHDNA突变后的密码子和氨基酸序列,据表分析,由GSH变为异常的多肽,其根本原因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_______(选填:替换、缺失或增加)造成的,该碱基对是________

(5)若③是限制酶组成的一部分,该酶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工业医药等应用中,采用_________技术,使酶能连续地进行反应,提高催化效率。

 

查看答案

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问题

下表为一种培养液的配方,试根据表中内容作答。

成分

含量

(NH4)HCO3

0.5g

KH2PO4

3.0g

CaSO4

0.5g

FeCl2

0.5g

维生素

少许

H2O

1000ml

 

(1)若用于培养微生物,该培养液中有_______类营养物质。

(2)若用来培养固氮微生物则应除去的成分是_______,应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若用来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并观察其菌落的形态,还应加入___________

(3)用来鉴定饮水中的大肠杆菌是否超标,除已加入的物质外,还应加入_______________。如呈现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则有大肠杆菌。

(4)在分离分解尿素细菌的实验时,大部分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50个菌落,而有一个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这种实验结果差异产生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由于土样不同    ②由于培养基污染    ③由于操作失误    ④没有设置对照

 

查看答案

科学家把四种转录因子基因引入成纤维细胞,可诱导其发生转化,产生的iPS细胞在形态、基因和蛋白表达、细胞分裂能力、分化能力等方面都与胚胎干细胞相似。右图为iPS细胞应用简图,据图文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人体体细胞诱导产生的iPS细胞只含有人的部分遗传物质

B. 诱导产生iPS细胞属于一种脱分化过程

C. iPS细胞的分裂能力比造血干细胞要弱

D. iPS细胞经过诱导分化形成的组织移植入供体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