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质粒是广泛存在于细菌细胞中的一种颗粒状细胞器
B.细菌质粒的复制过程一定是在宿主细胞外独立进行的
C.质粒只有在导入宿主细胞后才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
D.质粒是细菌细胞质中能够自主复制的小型环状DNA分子
人们将苏云金杆菌中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成功培育出抗虫棉。这个过程中利用的主要原理是
A. 基因突变 B. 基因重组
C. 基因工程 D. 染色体变异
对如图所示黏性末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丙黏性末端是由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产生的
B. 图乙中的酶切位点在A与G之间
C. 如果甲中的G突变为A,则该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不能识别该切割位点
D.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所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分别作用于a处和b处
1972年伯格首先在体外进行了DNA改造的研究,成功地构建了第一个体外重组DNA分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不同的DNA分子必须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才能产生相同的黏性性末端
B. DNA连接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都能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
C. 当限制酶在它识别的序列的中心轴两侧将DNA的两条链分别切开时,产生的是平末端
D. 不同DNA分子相同黏性末端间能够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通过氢键相连接,但这个过程必须是在DNA连接酶的催化下
科学家常选用的细菌质粒往往带有一个抗菌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热性
B.有利于检测目的基因否导入受体细胞
C.增加质粒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D.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
一环状DNA分子,设其长度为1,已知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在该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A、B、C三处。如果该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0.2、0.3、0.5三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现有多个上述DNA分子,若在每个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切后,这些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线状DNA的种类数是
A. 4 B. 6 C. 7 D.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