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如图所示,P点表示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如图所示,P点表示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该图可表示  (    )

A. 水平放置后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B. 水平放置后茎远地侧生长浓度的变化

C. 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D. 去掉顶芽后侧芽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D 【解析】分析题图曲线可知,虚线表示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浓度,虚线之上的生长素浓度抑制生长,虚线之下的生长素浓度促进生长。由于重力的影响,水平放置的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逐渐升高,不是下降,A错误;由于重力的影响,水平放置的远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逐渐降低,但是一直是促进作用,所以整个曲线都应该在虚线之下,B错误;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会逐渐降低,但是一直是促进作用,所以整个曲线都应该在虚线之下,C错误;去掉顶芽后侧芽生长素浓度逐渐下降,抑制作用解除,进而促进生长,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科学家利用细胞工程培育了“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由D形成F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从本质上讲,“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具有的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若“白菜—甘蓝”杂种植株为四倍体,则该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______倍体。

(3)“白菜—甘蓝”杂种植株的食用部分是叶,但叶又易受昆虫危害而影响产量,科学家又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出带有抗虫基因的“白菜—甘蓝”植株,请你设计实验,检测此植株的抗虫基因是否表达。

①取昆虫幼虫放到带有抗虫基因的“白菜—甘蓝”植株甲上,再取等量生活状态基本一致的昆虫幼虫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株乙上。

②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情况。

③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甲植株的抗虫基因未得到表达。

 

查看答案

下图列举了几种植物的育种方式,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甲育种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用到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高度 _______化的呈无定型状的________细胞。

(3)通过丁方式可以获得脱毒苗,培养过程中c常常取用茎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方式将外源目的基因导入受体植物细胞,最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5)甲、丙两种育种方式与传统杂交育种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为蛋白质工程操作的基本思路,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数字代表的生物学过程的名称或内容:

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

(2)蛋白质工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_____实现。

(3)代表蛋白质工程操作思路的过程是________(填写数字);代表中心法则内容的是________(填写数字)。

 

查看答案

干扰素是治疗癌症的药物,成分是一种糖蛋白,它必须从血液中提取,每升人血中只能提取0.05 μg,所以价格昂贵。现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基因公司用如图所示的方式生产干扰素,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人的淋巴细胞中取出________________,使它同质粒相结合,然后移植到酵母菌体内,让酵母菌________________

(2)有人尝试将干扰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质粒重组,转入大肠杆菌体内后,形成“工程菌”,此种操作能制备到干扰素吗?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

(3)中国青年科学家陈炬成功地把人的干扰素基因移植到烟草的DNA分子上,使烟草获得了抗病毒的能力,试分析:

①人的基因之所以能移接到植物体内,其物质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烟草有了抗病能力,这表明烟草体内产生了______________。这个事实说明,人和植物共用一套____________________,蛋白质合成方式________________(基本相同\大不相同)。

 

查看答案

我国曾经发生过因“非典型性肺炎”而死亡的病例,经研究发现,该病是由SARS病毒(一种RNA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SARS病毒表面的S蛋白是主要的病毒抗原,在SARS病人康复后的血清中有抗S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某研究小组为了研制预防SARS病毒的疫苗,开展了前期研究工作,其简要的操作流程如图:

(1)实验步骤①所代表的反应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构建重组表达载体A和重组表达载体B必须使用限制酶和________酶,后者的作用是将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的S蛋白基因和________________连接起来。

(3)如果省略步骤②而将大量扩增的S蛋白基因直接导入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不能得到表达的S蛋白,其原因是S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不能________________,也不能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检验步骤④所表达的S蛋白是否与病毒S蛋白有相同的免疫反应特性,可用_________________与SARS康复病人血清进行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实验,从而得出结论。

(5)步骤④和⑥的结果相比,原核细胞表达的S蛋白与真核细胞表达的S蛋白的氨基酸序列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