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

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试管中进行培养(如图),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该试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4支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B. 4支试管内种群的增长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到零

C. 试管III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II不同

D. 试管IV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II内的开始下降

 

A 【解析】试题分析:A、由于培养液的体积不同,起始酵母菌数不同,因此4个试管内的种群到达K值的时间不同,A错误; B、由于中培养液中营养、空间等因素,所以4个试管内种群的增长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到零,B正确; C、试管Ⅱ、Ⅲ中的起始酵母菌的数量相同,但是培养液体积不同,故二者的K值不同,C正确; D、试管Ⅱ、Ⅳ中的培养液体积相同,但是试管Ⅳ内的起始酵母菌数量多,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D正确. 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表示某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种群的增长曲线均为“S”型曲线

B. t2~t3时间段甲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 t5时种群密度对乙种群的制约作用大于t4

D. 甲种群数量最大的时刻为t2,乙种群为t3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B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

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

D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农作物上蚜虫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B.研究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不宜采用标志重捕法

C.各种群间的相互关系属于种群水平的研究问题

D.草地不同地段分布不同的种群属于群落水平结构

 

查看答案

样方法是生态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调查方法。以下关于样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森林乔木丰富度时应对各样方数据求平均值

B蚜虫呈集群分布,不宜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

C调查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应在植物生长密集处取样

D调查蝗虫幼虫种群密度应根据地段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查看答案

如图是赤霉素(GA)调节生长素水平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赤霉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效应是通过调节生长素水平完成的

B. 植物体内多种激素并存,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

C. 赤霉素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生长素合成的特点

D. 赤霉素可抑制IAA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抑制生长素的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