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研究者发现,将玉米的PEPC基因导入水稻后,水稻在高光强下的光合速率显著增加.为...

研究者发现,将玉米的PEPC基因导入水稻后,水稻在高光强下的光合速率显著增加.为研究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增加的机理,将水稻叶片放入叶室中进行系列实验。

实验一:研究者调节25W灯泡与叶室之间的距离,测定不同光强下的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

(1)光强低于800μmol/m-2/s-1时,影响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在光强700~1000μmol/m-2/s-1条件下,转基因水稻比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增加最大可达到____%,但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在大于1000μmol/m-2/s-1光强下,两种水稻气孔导度开始下降,但转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明显增加,推测光合速率增加的原因不是通过气孔导度增加使_________增加。

实验二:向叶室充入N2以提供无CO2的实验条件,在高光强条件下,测得原种水稻和转基因水稻叶肉细胞间隙的CO2浓度分别稳定到62μmol/m-2/s-1和50μmol/m-2/s-1

(2)此时,两种水稻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为____________μmol/m-2/s-1_____________μmol/m-2/s-1,说明在高光强下转基因水稻叶肉细胞内的______(部位)释放的CO2较多地被__________

(3)实验三:研磨水稻叶片,获得酶粗提取液,分离得到水稻叶片中的各种酶蛋白,结果显示转基因水稻中PEPC以及CA(与CO2浓缩有关的酶)含量显著增加。结合实验二的结果进行推测,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提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9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增加与二氧化碳供给不足对光合速率的正负值影响相互抵消(或二氧化碳的供应已足够) 进入叶片细胞内的CO2量 (2)O O 线粒体 固定(或“同化”) (3)转入PEPC基因引起(促进)CA酶基因的表达,进而使细胞利用低浓度CO2 【解析】(1)据图分析,光强低于800μmol/m-2/s-1时,影响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在大于1000μmolm-2s-1光强下,两种水稻气孔导度开始下降,转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明显增加,推测光合速率增加的原因不是通过气孔导度增加使进入叶片细胞内的CO2量增加。 (2)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分析右图可知,当光照强度为0时,无光合作用,此时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呼吸速率分别为62μmol/mol和50μmol/mol;所以在高光强条件下,当测得原种水稻和转基因水稻叶肉细胞间隙的CO2浓度分别稳定到62μmol/mol和50μmol/mol时,两种水稻的净光合速率都为0,说明在高光强下转基因水稻叶肉细胞内的线粒体释放的CO2较多地被用于暗反应中固定。 (3)转基因水稻中PEPC以及CA(与CO2浓缩有关的酶)含量显著增加,表明转入的PEPC基因可引起CA酶基因的表达,进而使细胞利用低浓度CO2的能力提高,因而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提高。 【考点定位】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名师点睛】本题以实验为背景,以坐标曲线为载体,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综合计算,要求考生识记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掌握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能准确判断曲线图中各点或各区段的含义,能分析题图提取有效信息答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细胞代谢的相关问题:

(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a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为600 lx时,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同化总量为________umol/m2s),当光照强度__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200lx时,细胞会表现出乙图细胞的生理状态。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应控制光强为甲图中的_________abcd)点最为理想。

(2)图丙表示某小麦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关系图,在图丙abcd四种浓度中,最适合该器官储藏的氧浓度是__________;细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则在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的_______倍。

(3)若将小麦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植物对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则昼夜不停地给予光照,该小麦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______℃;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0℃的条件下,该植物能否生长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图甲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该植物组织切片有丝分裂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字母。

(1)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_______区域的细胞,请按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排列图乙中细胞ABCD的顺序:_____________。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解离、______、染色、制片。

(2)细胞是独立分裂的,但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可选择_______区域的细胞,③和④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______(填“会”或“不”)发生改变。

(4)在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中,与上述乙图C中的主要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动物细胞可能发生癌变,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图1表示小肠上皮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膜蛋白功能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细胞不同表面执行不同的功能,从质膜的组成成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膜蛋白A要消耗主要由图中的_________(结构)产生的能量,以________方式吸收葡萄糖。细胞面向肠腔侧形成很多微绒毛,以增多细胞膜上_________数量,高效地吸收来自肠腔的葡萄糖等物质。

(3)通过图1中的膜蛋白_________ABCD)可将相邻的两个细胞膜紧密连接在一起,以保证肠腔中的物质只能从微绒毛处吸收。

(4)细胞膜表面还存在水解二糖的膜蛋白D,说明膜蛋白还具有_____________功能。

(5)以连线的方式确定图1和图2膜蛋白的关系:

    膜蛋白A        运输蛋白

    膜蛋白B        受体

    膜蛋白C        连结蛋白

    膜蛋白D        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培养人食管癌细胞的实验中,加入青蒿琥酯(Art),随着其浓度升高,凋亡蛋白Q表达量增多,癌细胞凋亡率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为初步了解Art对癌细胞的影响,可用显微镜观察癌细胞的形态变化

B.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Art,可确定Art能否进入细胞

C.为检测Art对凋亡蛋白Q表达的影响,须设置不含Art的对照试验

D.用凋亡蛋白Q饲喂患癌鼠,可确定该蛋白能否在动物体内诱导癌细胞凋亡

 

查看答案

据报道,科研人员选取成人皮肤细胞,将其培育成神经干细胞后,放入特制的环境中,诱导组织进一步生长发育,最终形成一个豌豆大小的“微型人脑”。这个组织已经达到 9 周胎儿大脑的发育水平,但尚不能独立思考。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由成人皮肤细胞培育出微型人脑的过程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不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B若培育过程中因感染病毒出现癌变,则癌变细胞的基因组中整合有病毒癌基因以及与致癌有关的核酸序列

C若培育过程中出现细胞凋亡,则酶的活性都下降

D由成人皮肤细胞培育成微型人脑,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