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草原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演替.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的_______(用字母表示)。在①、③过程中碳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式进行循环。
(3)若植食性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该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可表示为___________。若杂食性动物的食物中草占1/3,则其体重增加30kg,需消耗草___________kg(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
据图回答以下有关生态学问题。
I.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水稻蝗虫,对蝗虫进行了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实验还建立了如图1所示的模型。
(1)从模型建构的类型角度分析,图1模型属于数学模型,该模型表明,引入鸭子后该地区蝗虫的K值为______________。
(2)引入鸭子前,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增长,最初有N0只,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__只。
(3)通过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地区又进一步提出“改治结合、根除蝗害”的治蝗战略,一方面通过改造蝗虫发生地,降低蝗虫的K值;另一方面利用雌信息素诱捕蝗虫通过降低________________使种群密度下降。
II.弃耕农田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最终将演替到相对稳定的________________阶段。如图2所示的物种甲、乙、丙在演替的不同阶段开始生长,最终三者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布自下而上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
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最主要的草食动物某野兔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测,得到如图所示的数量增长变化(λ)曲线,λ= t年种群数量/(t-1)年种群数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第1年至第5年间野兔种 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B. 第5年起野兔种群数量开始下降
C. 第15年至第2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D. 第20年至第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
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2/5来自于兔子,2/5来自于鼠,1/5来自于蛇,那么猫头鹰若增加20g体重,最少需要消费植物
A. 600 g B. 900 g
C. 1600 g D. 5 600 g
为提高农业产量,农民采取了如下手段:
①人工除草
②使用农药消灭害虫
③温室种植时,适当降低夜间温度
④对农作物施肥
某同学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进行分析,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是为了减少营养级,从而降低能量传递过程中能量的损失
B. ②是为了使能量尽可能多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C. ③是为了提高农田生态系统能量输入问题
D. ④是为了农田生态系统额外补充能量,从而提高农业产量
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贮存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能量单位为102KJ/(m2·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流经该系统的总能量是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即五个Pg之和
B. 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可表示为B→E→D→A→C
C. 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7%
D. 流入各营养级的能量,大量的被生物的呼吸作用所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