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某湖泊里生活着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还生长着睡莲、芡等植物。该地区的生...

某湖泊里生活着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还生长着睡莲、芡等植物。该地区的生活污水也会流入该池塘。请回答以下问题。

(1)流人该池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池塘中鳙鱼的种群密度,若调查的时候捕捉所用的渔网网眼过大,则会造成调查结果与实际结果相比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3)某研究小组对青鱼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据表分析,青鱼同化的能量是________KJ/cm2·a。

摄入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粪便中的能量

51.6

1.5

23.1

27

 

(4)四大家鱼可以混养在一个池塘中,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该池塘中鳙鱼体色有差异,这体现的是________多样性。该池塘对社区的小气候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若该池塘被废弃后逐渐干涸并长出杂草,若干年后逐渐会形成小树林,这种变化属于______演替。

(5)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生活污水中有机物含有的化学能 偏小 24.6 垂直 基因(或遗传) 间接 次生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不会很长 【解析】试题分析:图表分析: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同化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能量+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1)由于该地区的生活污水还会流人该池塘,故流人该池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生活污水中有机物含有的化学能。 (2)调查该池塘中鳙鱼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标志重捕法.若M表示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N表示该地区的鳙鱼种群的个体总数,n表示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m表示其中带有标记的个体数,则有M:N=m:n.若调查的时候捕捉所用的渔网网眼过大,则会导致捕捉的个体数变小,即M、m、n都会变小,但是m:n比值基本不变,故计算出的N会偏小。 (3)每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摄入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同化的能量分配为:呼吸作用散失和以有机物形式贮存并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流入下一营养级和流入分解者体内,据表分析,青鱼同化的能量是51.6-27=24.6KJ/cm2•a。 (4)四大家鱼可以混养在一个池塘中,说明它们利用的资源和空间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该池塘中鳙鱼体色有差异,这是由遗传多样性决定的。该池塘对社区的小气候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池塘被废弃后逐渐干涸并长出杂草,若干年后逐渐会形成小树林,这种变化属于次生演替。 (5)生态系统的能量随营养级升高而沿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流经4-5个营养级后所剩下的能量不足以再维持一个种群生存的最小需要量,所以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4-5个。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冬末春初,乍暖还寒,人体易患感冒、急性肠炎等病,病人会出现发烧等症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病人体温升高的过程中,由_________  分泌的某种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增加相关激素的分泌,进而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该过程属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 _____调节。甲状腺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_____(填“能”或“不能”)持续发挥作用。

(2)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医生叮嘱病人多喝水,患者大量喝水后,其血浆渗透压改变,体内由_________释放参与水平衡调节的________激素减少,使_________减少,从而使血浆渗透压恢复。

(3)感冒时会引起咳嗽反射,咳嗽反射过程中,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______(填“单向的”或者“双向的”);在一般情况下,人可以有意识的控制咳嗽反射,说明________________

(4)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若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入机体,______细胞能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相应病原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并不能预防所有的流感,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

请回答下列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有关的实验问题:

(1)实验一:科研人员从小鼠细胞中分离出线粒体,并将其放入测定仪内的生理盐水中保持活性,然后按图示顺序向生理盐水中依次加入相应物质,其中X物质不包括还原氢,从加入线粒体开始测定O2消耗速率,结果如图一。请据图分析:X物质表示________,图示4个区间(①~④)中,线粒体内有水生成的区间是________,一定有CO2产生的区间是________

(2)实验二:通过通气管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4CO2,密闭容器周围有充足且适宜的光源,如图二所示,当反应进行到0.5 s时,发现14C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当反应进行到5 s时,发现14C还出现在一种五碳化合物(C5)和一种六碳糖(C6)中,该实验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来探究CO2中碳原子转移路径的。在该实验中,如果发现0.5 s时C5的含量较高,若要降低其含量,可改变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3)AMP-PCP能与细胞膜上ATP跨膜受体蛋白结合,科研人员用AMP-PCP溶液处理菜豆叶片,测定其光合速率,结果如图三所示。由图可知,随着AMP-PCP浓度增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_________ ,推测原因是AMP-PCP限制了ATP 运输到_________,导致气孔开放程度下降,从而抑制了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反应。要验证上述推测是否正确,可用__________溶液处理菜豆叶片作为实验组,以___________处理菜豆叶片作为对照进行实验,测定叶片的气孔开放程度和净光合作用速率。若实验组的气孔开放程度和净光合速率均_________对照组,则证明上述推测成立。

 

查看答案

纯种的高秆抗锈病(DDTT)小麦与矮秆易染锈病(ddt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锈病-①→F1-②→雄配子-③→幼苗-④→选出符合要求的植株;下列有关此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过程①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B. 过程③需经过受精作用

C. 过程④需使用生长素来处理    D. 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占1/4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桑园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和暴猎蝽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暴猎蝽与桑毛虫之间为竞争关系

B. b点时,暴猎蝽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C. c点、d点暴猎蝽的年龄组成相同

D. 依据随机取样原则统计桑毛虫成虫数量可计算出其种群密度

 

查看答案

糖耐量减低是指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异常升高的生理状态(健康人餐后2小时血糖不应超过7.8 mmol/L)。研究发现糖耐量减低对象是糖尿病高危人群。研究人员以自愿参与实验的糖耐量减低的大学生为对象,第一天不做任何运动状态,记为A组;第二天分为B、C、D、E组,分别在午餐后15 min、30 min、60 min、90 min时,开始中等强度持续进行平地快速步行30 min的试验;分别测试每组对象午餐后血糖和胰岛素浓度,结果如下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糖耐量减低者想了解病因是否是自身胰岛的内分泌功能异常,则需要测定其血液中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浓度。

B. 糖耐量减低的人维持空腹血糖正常所需的血糖来源主要是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

C. 餐后15 min、30 min、60 min开始运动,均可以显著降低血糖的峰值和胰岛素的峰值

D. 从血糖的生理指标来看,餐后适度运动可以使糖耐量减低者餐后血糖峰值降低和缩短高血糖持续(状态)时间,从而降低胰岛B细胞负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