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图是人体生命活动部分调节示意图,其中甲-丙表示细胞,①-③表示相关过程,X-Z...

下图是人体生命活动部分调节示意图,其中甲-丙表示细胞,①-③表示相关过程,X-Z表示相关激素,激素Y是一种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

(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刺激_________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导致激素Z分泌增加,该激素靶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用含激素Y的饲料饲喂正常动物,则该动物激素X的分泌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含激素X的饲料饲喂正常动物,则①、②过程的生理效应_______(“有”或“无”)明显变化。

(3)乙细胞是____________;丙细胞由_____________增殖分化而来。

(4)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又称“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张雁云教授研究发现核苷酸UDP能够减弱Graves病症状。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Y激素的分泌量__________,体温__________;UDP最可能的作用_____________

 

下丘脑 肾小管和集合管 减少 无 B细胞 B细胞或记忆细胞 增加 偏高 抑制浆细胞分泌该种抗体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激素调节、水盐平衡调节和免疫调节的有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识图。图中丙细胞能分泌抗体,是浆细胞;细胞甲分泌淋巴因子作用于细胞乙,可推知细胞甲是T细胞,细胞乙是B细胞。①、②过程为甲状腺激素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③过程表示垂体细胞分泌激素X。激素X由垂体分泌,作用于甲状腺,可推知X是促甲状腺激素;激素Y是由甲状腺分泌的一种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为甲状腺激素;激素Z是由垂体释放的作用于肾脏(肾小管和集合管),可推知激素Z为抗利尿激素。 (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导致抗利尿激素Z分泌增加;抗利尿激素可以通过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而使尿量减少。 (2)激素Y是甲状腺激素,当该激素含量增加时,反过来抑制X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使之分泌减少;用含促甲状腺激素(激素X)的饲料喂养正常动物,促甲状腺激素为蛋白质激素,会被消化分解,故不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①、②过程为甲状腺激素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所以也不会有明显变化。 (3)由图示可以看出,细胞甲分泌淋巴因子作用于细胞乙,所以甲为T细胞,乙细胞是B(淋巴)细胞丙细胞能分泌抗体,是由B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 (4)由于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时,该抗体照常分泌促进甲状腺分泌更多的甲状腺激素,因此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促进物质氧化分解,产生更多热量,体温偏高;核苷酸UDP能够减弱Graves病症状,推测UDP最可能的作用是抑制浆细胞分泌该种抗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甲表示在最适二氧化碳浓度下,光照强度和温度对轮藻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某实验小组为了测定相同的光照强度下,温度对轮藻光合速率的影响,取生长状况相似的轮藻叶片等分为5组,测量其质量为m0,在不同的温度下暗处理10h后测得其质量为m1,再光照10h后测得其质量为m2。结果如乙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乙

(1)据甲图可知,当光照强度大于Q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为P点时,植物叶绿体中ATP移动的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温度下植物每小时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为________(用m0、m1、m2表示)。分析表格数据,在最有利于轮藻生长的温度条件下,轮藻每小时积累的有机物是________g。

(3)结合图示和表格,该实验小组测量不同温度下轮藻的光合作用速率时所处环境的光照强度最好在____(填“O”、“P”或“Q”)点。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科学研究和实验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

B. “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模型方法,模拟活动本就是在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之后,

再根据活动中的体会构建概念模型

C. 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原理是低温抑制细胞板向四周扩展,不能形成新的细胞壁

D. 在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由于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査

 

查看答案

已知A、a是一对等位基因,如图①③分别表示某种动物3个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3个种群的初始个体数依次为26、260和2600且存在地理隔离。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个体的死亡对种群③的A基因频率影响最小

B. 第150代后3个种群之间可能会出现生殖隔离

C. 种群①在第25代时基因型为aa个体约占总数的25%

D. 自然选择使3个种群的A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图中的坐标改变后,曲线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A. ①将横坐标的“光照强度”改为“物质浓度”,纵坐标“光合速率”改为“运输速率”

B. ②将横坐标的“温度”改为“02浓度”

C. ③将横坐标的“有丝分裂”改为“减数第二次分裂”

D. ④将横坐标的“营养结构复杂程度”改为“生长素浓度(一定范围〕”,纵坐标“稳定性”改为“根和芽生长单位长度所用时间”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成熟机体中细胞的自我更新和被病毒感染细胞的清除都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

B. 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突变导致的,直接参与癌细胞无限增殖的无膜细胞器是中心体和核糖体

C. 衰老细胞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酶活性降低

D. 细胞增殖、分化、癌变过程中都有RNA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染色体行为的动态变化主要发生在细胞增殖过程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