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苹果匀浆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

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苹果匀浆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有葡萄糖的存在

B. 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中,将母本去雄的目的是防止自花受粉

C. 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统计多个患者家系以减小误差

D. 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B 【解析】试题分析:苹果组织样液中滴加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有还原糖,但不能肯定为葡萄糖,A错误;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因此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中将母本去雄的目的是防止豌豆自花授粉,B正确;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若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患者家系中当然患病率高,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大,C错误;促胰液素是由小肠粘膜分泌的,胰腺分泌的是胰液,D错误。 点睛:本题特别要注意C项,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患者家系中当然患病率高,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大,所以应该在人群中调查,同时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才应该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据动物细胞内的某些囊泡内容物作出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为消化酶,则该细胞的分泌物都进入内环境

B. 若为胰岛素,则该细胞表面没有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

C. 若为神经递质,则该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

D. 若为抗体,则该细胞表面有抗原的特异性受体

 

查看答案

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皮肤伤口感染、败血症等疾病。有研究发现机体自身可产生免疫活性物质IL-33抵御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科研人员对IL-33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

(1)皮肤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后,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分泌IL-33抵御感染属于___________免疫。

(2)科研人员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观察小鼠背部皮肤溃烂情况和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中IL-33的表达情况,结果如图1。

 

由图可知,感染后第___________天皮肤溃烂面积最大;皮肤溃烂面积变化与IL-33 表达量变化趋势___________

(3)已有研究证实,角质形成细胞通过表达REG3A抵御病菌。为了检测REG3A的免疫功能,科研人员将等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与不同浓度的REG3A混合,采用___________法,统计3小时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的数量,结果如图2。

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REG3A抑菌效果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为了研究REG3A和IL-33的关系,利用___________技术培养角质形成细胞并检测细胞中REG3A及IL-33表达量,结果如图3。

         

综合上述结果,推测小鼠机体抵御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调控机制如图4,请填写相关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是一种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用d表示),患者发病程度差异较大,科研人员对该病进行了深入研究。

(1)图1为某患者家系图,其中II-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2)为确定该家系相关成员的基因组成与发病原因,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研究。

①首先提取四名女性与此基因有关的DNA片段并进行PCR,产物酶切后进行电泳(正常基因含一个限制酶切位点,突变基因增加了一个酶切位点),结果如图2。

由图2可知突变基因新增的酶切位点位于___________(310bp/217bp/118bp/93bp)DNA片段中;四名女性中___________是杂合子。

②已知女性每个细胞所含两条X染色体中的一条总是保持固缩状态而失活,推测失活染色体上的基因无法表达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③分别提取四名女性的mRNA作为模板,___________出cDNA,进行PCR,计算产物量的比例,结果如表1。

综合图2与表1,推断II-3、II-4发病的原因是来自___________(父方/母方)的X染色体失活概率较高,以___________基因表达为主。

(3)ALD可造成脑白质功能不可逆损伤,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___________和产前诊断可以对该病进行监测和预防。图1家系中II-1(不携带d基因)与II-2婚配后,若生男孩,是否患病?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若生女孩,是否患病?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生长素(IAA)对植物根系生长具有重要作用。为探讨IAA作用机制,科研人员做了如下研究。

(1)用浓度为0.1mg/L的IAA处理拟南芥植株,并检测拟南芥植株中一系列基因的表达量,其中V蛋白基因表达量结果如图1。

由图得知V蛋白基因表达量___________,推测V蛋白可能参与IAA作用过程。

(2)已有研究表明,V蛋白需要与其它蛋白质结合发挥作用。科研人员为了寻找细胞中与 V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质,通过图2所示体系(YN、YC两种蛋白结合后可发出荧光), 利用相关蛋白的基因构建表达载体并导入拟南芥原生质体,实验处理如表1。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利用此方法选出了与V蛋白相互作用的R蛋白,V蛋白将R蛋白运输并定位在细胞膜上,从而使R蛋白接受胞外信号,利于主根的生长。

(3)科研人员用浓度为0.1mg/L的 IAA处理拟南芥的野生型植株和V蛋白功能缺失的突变体植株,测量主根长度,结果如图3。

结果表明,此浓度的IAA对主根伸长有_________作用,且对_________植株的作用更显著。

(4)综合上述实验,请解释在浓度为0.1mg/L 的IAA作用下野生型拟南芥出现图3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相关实验中涉及“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色素分离是因其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

B.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

C. 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的过程

D. 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