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图甲~丁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丁均属于内环境...

下图甲~丁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丁均属于内环境

B. 甲中不会发生抗原与抗体的结合

C. 丙中的细胞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D. 丁可表示神经细胞的细胞内液

 

C 【解析】根据单箭头方向可以判断,甲为组织液,丙为淋巴,乙为血浆,丁为血细胞的细胞内液,丁不属于内环境,A项、D项错误;甲中会发生抗原与抗体的结合,B项错误;淋巴细胞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C项正确。 【点睛】本题乙容易被判断为组织液,错因在于思维定式,认为组织细胞均处于组织液中,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这一液体环境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罐装食品出现胀盖现象与微生物的无氧呼吸有关

B. 粮堆湿度增大与谷物的有氧呼吸有关

C. 真空包装熟牛肉可抑制微生物的有氧呼吸

D. 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了保证患处细胞的有氧呼吸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细胞的寿命及分裂能力与其承担的功能无关

B. 长期食用发霉的食物可能导致细胞癌变

C. 自由基可通过攻击磷脂分子引起细胞衰老

D. 细胞周期中染色质DNA比染色体DNA更易复制

 

查看答案

假设在水稻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有水稻、杂草、食草昆虫、食虫鸟、细菌和真菌等。下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分析模式图。

请回答有关生态学的问题:

(1) 此水稻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是__________________

(2) 图中的“能量输入”的总量是__________________,营养级包括____个。“能量散失”主要指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______能,因而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__特点。

(3)下图是分析第二营养级的“能量储存”部分的传递过程,其能量传递方向有两个,请在下图中补充完整。

__________

(4)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始初由巴西引入我国进行人工养殖,后来福寿螺在野外迅速增殖蔓延,其中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福寿螺侵入水稻农田生态系统,会疯狂吞噬水稻等作物,导致生态系统的_______稳定性下降。为了防治水稻田中的福寿螺,农户在水稻田里放养鳖。鳖可以吃掉稻田中的草籽、害虫等,对水稻来说不需要除草、施肥和用药。由此推测,鳖处于第________营养级,从生态学原理上分析,这种做法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药品生产中,人们逐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出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凝血因子等各种高质量低成本的药品,请分析回答:

(1)在用目的基因与质粒形成重组DNA过程中,一般要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其中限制酶切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键,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含有“某激素基因”的质粒导入细菌细胞后,能在细菌细胞内直接合成“某激素”,则该激素在细菌体内的合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阶段。

(3)基因工程形成工程菌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基因工程操作的第四步是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其中分子水平的检测又分三步:首先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DNA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采用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次还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解基因结构,通常选取一特定长度的线性DNA分子,先用一种限制酶切割,通过某种技术将单酶水解片段分离,计算相对大小;然后再用另一种酶对单酶水解片段进行降解,分析片断大小。下表是某小组进行的相关实验。

已知一线性DNA序列共有5000bp(bp为碱基对)

第一步水解

产物(单位bp)

第二步水解

产物(单位bp)

A酶切割

1900

将第一步水解产物分离后,分别用B酶切割

1700  200

1500

800  700

1600

   1100 500

 

   由实验可知,在这段已知序列上,A酶与B酶的识别序列分别为______个和_____个。

 

查看答案

降钙素是一种多肽类激素,能减少骨钙流失,常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人降钙素活性很低,半衰期较短。某科研机构对降钙素基因进行改造,并与大肠杆菌DNA分子重组,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一种活性高、半衰期长的新型降钙素。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1)改造新型降钙素基因的基本途径是:从预期新型降钙素的功能出发设计其化学结构,推测应有的_________________序列,找到对应的____________________序列,合成相应的DNA(基因)。

(2)图1表示人工合成新型降钙素DNA的过程:先合成两条含72个碱基的DNA单链,两条链通过18个碱基对形成部分双链片段(阴影部分),再利用Klenow酶补平,获得双链DNA。该方法可避免合成较长核苷酸链时容易缺失碱基的现象。从功能看,Klenow酶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酶,合成的双链DNA含有______________个碱基对。

(3)获得新型降钙素DNA后,常采用PCR技术扩增DNA。PCR反应包含多次循环,每次循环包括变性、复性和_______________。PCR技术使用的DNA聚合酶不同于一般生物体内的DNA聚合酶,其最主要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4)图2表示运用基因工程生产新型降钙素的过程。该过程利用限制酶、____酶和运载体等作为基本工具,通过一定的手段构建_____,并将其导入大肠杆菌体内实现高效表达。导入之前,要将大肠杆菌放入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中处理,使之成为________细胞,以提高细菌的吸收能力。

(5)科学家对降钙素基因进行重新设计、改造,生产出高活性的新型降钙素,这项生物工程技术称为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