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目前科学家把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到棉花细胞中,在棉花细胞中抗虫基因经过修...

目前科学家把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到棉花细胞中,在棉花细胞中抗虫基因经过修饰后得以表达。下列叙述的哪一项不是这一先进技术的理论依据?

A. 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B. 基因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C.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与棉花细胞的DNA都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

D. 苏云金芽孢杆菌与棉花可共用相同的mRNAtRNA

 

D 【解析】试题分析:抗虫基因在棉花细胞中得以表达,是指抗虫基因在棉花细胞中控制合成了相应的蛋白质,由此说明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因此,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与基因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均属于基因工程的理论依据,A、B项错误;抗虫基因只有插入棉花细胞的DNA分子上,才能在棉花细胞中稳定存在并表达,抗虫基因插入棉花细胞的DNA分子上的理论依据是: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与棉花细胞的DNA都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C项错误;苏云金芽孢杆菌与棉花可共用相同的tRNA,但二者的mRNA不同,此项不是这一先进技术的理论依据,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将采自加州和阿拉斯加的肾叶山蓼种子,在相同环境中培养4个月,任其萌发和生长。然后分成三组分别放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研究驯化温度对不同地区肾叶山蓼光合作用最适温度的影响。生长5~6个月后,测定光合作用最适温度,实验结果如下表。有关推测不能成立的是

A. 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本实验的自变量

B. 驯化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发生了变化

C. 不同地区的肾叶山寥具有不同的驯化潜能

D. 植物体内的酶系统可能发生适应性改变

 

查看答案

随着对遗传学的深入研究,现在有些科学家正在使用一种生物化学技术使人体的某些致病基因“沉默下来”。该项技术很可能是干扰了细胞内的

A. ATP的合成过程

B. 某些信使RNA的合成

C. 许多DNA的复制过程

D. 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脱水缩合反应

 

查看答案

[生物一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请回答下列与基因工程、胚胎工程、生态工程有关的生物学问题:

(1)基因工程技术中获得目的基因后,利用PCR技术将该基因扩增,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_________。培育抗病转基因植物时,使用最多的抗病基因是_______基因和病毒复制酶基因。

(2)在胚胎工程中,早期胚胎发育到____________阶段即可移植到代孕母体子宫中,移植后的胚胎能在受体子宫内存活的生理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传统方生成的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具有很多优点。在癌症治疗时,把抗癌细胞的单克隆抗体与放射性同位素、化学药物或____________相结合,制成“生物导弹”,借助单克隆抗体的_________作用,将药物带到癌细胞位置,将其在原位杀死。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应用了_______________技术。

(4)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年降雨量较少,适宜种植灌木和草,却被硬性规定种植属于乔木的杨树,致使许多地方的杨树长成半死不活状,结果防护林成为残败的“灰色长城”。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违背了_____原理。

 

查看答案

[生物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炭疽杆菌能引起人畜患炭疽病。炭疽杆菌两端截平、呈竹节状排列,菌落呈卷发状。对炭疽病疑似患者,可根据噬菌体的寄主专一性,通过实验进行确诊。

细菌培养:采集疑似患者的样本,分离培养,获得可疑菌落。

细菌鉴定:实验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1)对配制的液体培养基要采用___________方法灭菌。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灭菌与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挑选可疑菌后进行接种时,放在35℃条件下培养24小时,液体培养基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图中的对照组试管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两组试管同时培养6小时后,进行比较,若实验组液体培养基的浑浊度___________(填“提高”、“降低”、“不变”),则可明确疑似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此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

(4)在对微生物进行扩大培养过程中需要对微生物进行计数。取0.2mL样品,用固体培养基对其培养,最后统计三个平板,菌落数分别是200、180、220。则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为_____________个/mL。该统计结果_________(填“低于”、“髙于”)实际值。

 

查看答案

某经过改造的湖泊生态系统主要存在三个营养级,分别为植物、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三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103kJ)。

食物链

植物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同化量

463

X

Y

呼吸作用消耗

96

24.5

3.8

未被利用

292

29.3

3.1

分解者分解

12

2.1

0.2

 

(1)湖泊中的生物群落的组成应包括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

(2)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因此,生产者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3)分析上表中的数据,植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_____kJ,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向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______(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流入分解者的包括______两部分。

(4)湖泊受到轻微污染时,可以通过自身的净化作用很快恢复到接近原来的状态,这是由于湖泊具有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