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为探讨盐对某种植物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不同浓度的NaCl条件下,对其净光合速率...

为探讨盐对某种植物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不同浓度的NaCl条件下,对其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光合色素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如图。检测期间细胞的呼吸强度没有显著变化。请参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后分离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研究CO2在植物体内的转移途径用______________方法,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C6H12O6)中的氧来源于原料中的__________,有机物(C6H12O6)中的氧经细胞需氧呼吸后到终产物____________中。

(3)当NaCl浓度在200~250 mmol/L,时净光合速率显著下降,自然条件下该植物在夏季晴朗的中午净光合速率也会出现下降的现象。前者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后者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检测期间,该植物幼苗的光合器官在NaCl浓度为250 mmol/L时,制造的有机物________(填“大于”“小于”)该植株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

 

纸层析法 同位素标记 CO2 CO2 光合色素含量降低 胞间CO2浓度降低 大于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过程、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其影响的环境因素、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等相关知识的熟记和理解能力以及对实验的分析处理能力。解答此题需从图示中提取信息,从中挖掘出“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 (1) 叶绿体中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快,反之则慢,因此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后分离的方法是纸层析法。 (2) 研究CO2在植物体内的转移途径用同位素标记方法。CO2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水在光下分解产生,并释放少量的能量;丙酮酸与水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被彻底分解生成CO2和[H],释放少量的能量;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与氧结合生成H2O,并释放大量的能量;综上所述,有机物(C6H12O6)中的氧经细胞需氧呼吸后到终产物CO2中。 (3) 对比分析三幅图可知:NaCl浓度在200~250mmol/L时,净光合速率显著下降是与光合色素含量降低有关,光合色素含量低,吸收的光能少,抑制了光反应过程。夏季晴朗一天的中午,出现净光合速率下降,则是由于夏日中午气温较高、蒸腾作用过强导致气孔关闭,植物从外界吸收的CO2减少,引起胞间CO2浓度降低,抑制了暗反应过程的进行。 (4) 左图显示,在检测期间,该植物幼苗的光合器官在NaCl浓度为250mmol/L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大于0,而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因此制造的有机物大于该植株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与碳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方框表示场所。请回答:

1光反应的场所是    ,光反应中光能被吸收并转化为        中的化学能。

2    ,它是碳反应的直接产物,既可以离开卡尔文循环,也可以在卡尔文循环中继续转变成   

3与正常植物光合作用进行对照,缺镁植物释放的速率较    ,产生的速率较   

 

查看答案

图甲是探究光对黑藻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装置,光源位置固定,且光照时间一定,反应室的溶液中含有适量'NaHCO3.图乙为黑藻叶绿体中的某生理过程.请回答:

1)本实验中黑藻的光合速率可用单位时间的     表示.

2)若变换图甲中的光源,可改变光的         

3)图乙所示的生理过程为     循环,该循环从一个     开始,每形成1分子三碳糖磷酸需经过     轮该循环.三碳糖磷酸大部分运至叶绿体外转变成     ,供植物细胞利用.

 

查看答案

如图甲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Ⅰ、Ⅱ代表的结构或物质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过程①需要的物质是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的,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甲图中分析,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的发生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甲图中的表格判断:[Ⅲ]    为____________(填名称),其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__

(5)用α-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那么推测α-鹅膏蕈碱抑制的过程是____________(填序号),线粒体功能_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受到影响。

(6)乙图为甲图中①过程,图中的b和d二者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图中a是一种酶分子,它能促进c的合成,其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为用含32P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不能用含有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使噬菌体标记上32P,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操作②是_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经过离心后,放射性物质较高的部位在离心管的____________。若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过离心后,放射性物质较高的部位在离心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实验方法不同,但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却有共同之处,那就是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开。

(6)该实验不用H或0的同位素标记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让噬菌体含35S,操作方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动物细胞中DNA含量为2个单位(m)。下图分别为雌性动物生殖细胞减数分裂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和细胞示意图。请回答:   

(1)细胞A是_____________,与之相对应的曲线段是_____________(以横轴上数字段表示)。

(2)细胞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与之相对应的曲线段是_____________

(3)细胞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与之相对应的曲线段是_____________。C细胞最终能形成________个成熟的生殖细胞。

(4)曲线段2—3时期DNA含量变化是由于_____________的结果,减数第一次分裂后DNA含量变化是由于_____________的结果。减数第二次分裂后DNA含量变化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