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如图是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a、b、c、d表示轴突的不同部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如图是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a、b、c、d表示轴突的不同部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轴突a处发生复极化,膜内K顺浓度梯度向外扩散

B. 轴突b处膜电位为动作电位,且与a、c处电位变化过程一样

C. 在兴奋传导过程中,轴突c处与d处会形成局部电流,使之去极化

D. 轴突c处发生反极化,膜内Na在短期内大量涌出膜外

 

B 【解析】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分析曲线图可知,轴突a处发生去极化,膜内Na+顺浓度梯度向内扩散,A错误;轴突b处膜电位为动作电位,且与a、c处电位变化过程一样,均表现为外负内正,B正确;在兴奋传导过程中,轴突c处与d处会形成局部电流,使之复极化,C错误;轴突c处发生复极化,膜内K+在短期内大量涌出膜外,D错误。 【点睛】膜电位变化曲线与离子的运输模型解读: 1.学会图文转换: (1)a点之前——静息电位:神经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对Na+的通透性小,主要表现为K+外流,使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2)ac段——动作电位的形成:神经细胞受刺激时,Na+通道打开,Na+大量内流,导致膜电位迅速逆转,表现为外负内正。 (3)ce段——静息电位的恢复:Na+通道关闭,K+通道打开,K+大量外流,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后,K+通道关闭。 (4)ef段——一次兴奋完成后,钠钾泵将流入的Na+泵出膜外,将流出的K+泵入膜内,以维持细胞外Na+浓度高和细胞内K+浓度高的状态,为下一次兴奋做好准备。 2.应用方法技巧: 分析曲线变化时应结合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原因及过程,图示如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科研小组进行了不同苯酚浓度(mg·L—1)溶液处理对垂柳叶片净光合速率影响的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随苯酚溶液浓度的增加,垂柳叶片净光合速率降低,光饱和点升高

B. 在苯酚作用下,植物对光能的敏感性及利用能力下降

C. 由实验可知,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有光强度、CO2浓度和温度

D. 若苯酚影响气孔开放,则相同光强度下提升苯酚溶液浓度,瞬间叶肉细胞内核酮糖二磷酸的含量下降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基因型为AAaa的四倍体生物减数分裂的叙述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不存在着丝粒分裂现象

B.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不存在相同基因分离

C.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存在同源染色体

D.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细胞基因型为AAAA或aaaa或AAaa

 

查看答案

图1为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流程图,图2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结果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1实验没有设置对照

B. 图2若视野比较暗,则只能通过调节反光镜使视野变亮

C. 图2是图1中F处的实验结果观察图

D. 图2细胞若继续发生质壁分离,则该细胞的吸水能力不断增强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成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遇到与它受体相适应的抗原刺激后就能分裂

B. 被感染的体细胞上有识别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的受体

C. 体液免疫的主要目标是细胞内外的病原体或毒素

D. 成熟B淋巴细胞的抗体合成后便转移到细胞膜上

 

查看答案

下表为某研究小组对“探究2,4-D对插条生根的作用”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蒸馏水

2,4-D浓度为a

2,4-D浓度为b

第1天

0.5 mm

0.7 mm

0.3 mm

第2天

0.7 mm

1.2 mm

0.4 mm

第3天

1.1 mm

1.9 mm

0.8 mm

第4天

1.6 mm

2.8 mm

1.1 mm

 

 

A. 根的总长度是将每组枝条的几条根长度相加

B. 本实验能推测出最适浓度在a~b之间

C. 本实验能证明2,4-D具有两重性

D. 本实验证明在高浓度2,4-D条件下,根也能生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