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有关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小白鼠吸入18O2,则在其尿...

下列有关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小白鼠吸入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呼出的CO2也可能含有18O

B. 35S标记甲硫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与游离的核糖体都可能出现放射性

C. 将某精原细胞中的某条染色体上的DNA的一条链用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在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为50%

D. 在缺氧时给水稻提供14CO2,体内可以存在14C的转移途径14CO214C314C2H6OH

 

C 【解析】关于呼吸作用元素的去向分析:.所以,18O2标记以后放射性元素首先出现在水中,但是水又可以作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反应物,因此放射性元素又可以出现在二氧化碳中,A正确;32S标记甲硫氨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因此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与游离的核糖体都可能出现放射性,B正确;将某精原细胞中的某条染色体上的DNA的一条链用15N进行标记,根据半保留复制特点,正常情况下,在该细胞分裂形成的4个精细胞中,含15N的精子只有1个,因此所占比例为25%,C错误;在缺氧时给水稻提供14CO2,水稻先利用其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有机物可作为无氧呼吸的底物,形成酒精,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体内可以存在14C的转移途径为:14CO2→14C3→(14CH2O)→14C2H5OH,D正确。 【点睛】理清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的相关应用:(1)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分别侵染细菌,最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用3H标记氨基酸,探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3)15N标记DNA分子,证明了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4)卡尔文用14C标记CO2,研究出碳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即CO2→C3→有机物。(5)鲁宾和卡门用18O标记水,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常见的两套渗透装置图(图中S1为30%蔗糖溶液、S2为蒸馏水、S3为30%葡萄糖溶液;已知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但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装置A漏斗中溶液液面上升速率逐渐下降

B. 装置A渗透过程中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方向是S2→S1

C. 装置A达到渗透平衡后,则S1溶液浓度仍大于S2溶液浓度

D. 装置B的现象是S3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S3和S2溶液液面持平

 

查看答案

为了研究外界因素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①组(20℃)、②组(40℃)和③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②组

B. 在时间t1之前,如果①组温度提高10℃,那么①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加快

C. 如果在时间t2时,向③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那么在t3时,③组产物总量增加

D. 该实验说明温度可以影响酶的催化效率

 

查看答案

某课外小组在25℃、不同pH条件下,用人体的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分别催化蛋白质水解,实验结果如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向pH为6的反应容器中滴加盐酸后,胃蛋白酶的活性会升高

B. 两种酶混合使用的催化效率大于两种酶单独作用的效果

C. 本实验中pH和酶的种类是自变量,温度是无关变量

D. 升高温度两种酶的最适PH都会增大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叶肉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TP能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膜上产生

B. 叶肉细胞中液泡膜与类囊体膜上的蛋白质不同

C. 叶肉细胞中催化ATP合成的酶全部在叶绿体中

D. 叶绿体色素可利用纸层析法提取,提取液可用无水乙醇

 

查看答案

在CO2浓度一定、温度适宜的环境中,测定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或释放量,结果如下表(表中负值表示CO2释放,正值表示CO2吸收),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光照强度在8.0~9.0 klx之间时,细胞内合成ATP的速率不变

B. 光照强度在2.0 klx时,细胞内不进行光合作用

C. 光照强度在8.0 klx时,细胞既吸收二氧化碳又吸收氧气

D. 超过9 klx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主要是受外界CO2浓度的制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