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鸭子是杂食类家禽,除了吃水草,还能捕食昆虫。某昆虫研究所做过一项实验,通过放养鸭...

鸭子是杂食类家禽,除了吃水草,还能捕食昆虫。某昆虫研究所做过一项实验,通过放养鸭子控制水稻田的蝗虫危害。为了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某小组尝试构建了如图所示的模型(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1)在这个生态系统中,鸭是       营养级。

2)上图模型属于     (填物理概念数学)模型,其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      调节机制。

3)对蝗虫幼虫种群密度的调查可采用     法。若蝗虫初发期每天增加35% ,最初蝗虫数量为2000 只,则第8天蝗虫的种群数量N             (只)。(只写出表达式)

4)生物防治,具有长效、环保和无污染的特点,而利用单一农药进行的化学防治,不能取得长期持续的防治效果,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这是因为频繁使用单一农药,提高了害虫的                     

 

(1)第二和第三 (2)数学 (负)反馈 (3)样方 2000×1.0357〔或2000×(1+0.035)7 〕 (4)抗药性基因频率 【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意可知鸭是杂食性动物,所以在吃水草时是第二营养级,在捕食昆虫时是第三营养级。 (2)上图属于数学模型,因为是利用曲线和坐标来描述的。其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其是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3)蝗虫幼虫活动范围较小,活动能力较弱,所以用样方法进行调查。第8天属于7天后,每天增加3.5%,应是1.35倍,故是2000×1.0357。 (4)频繁的使用单一农药,主要会增加害虫的抗药性基因频率,所以效果会越来越差。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探究植物激素对根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以菊花为实验材料进行以下实验:

对菊花幼苗施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10天后对主根长度和侧根数目分别进行计数,结果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________作用的一类化合物,它是由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的。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索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________(极性/非极性)运输。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生长素浓度为15010-6mol/L时,______(促进/抑制)生长侧根,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生长素浓度________(促进/抑制)主根伸长,由表中数据可知,生长素对生长侧根的作用特点是________

(3)某同学由于操作疏忽,未对某浓度生长素溶液做标记,用该生长素溶液作用于菊花幼苗后侧根的数目是6,为确定该生长素的实际浓度,最简便的方法是将生长素溶液适当稀释后作用于插条,若生根数

_____________ (大于/等于/小于)6,则生长素浓度为15010-6mol/L。

 

查看答案

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两种途径:细胞裂解性杀伤(图1)和诱导细胞凋亡(图2)。前者指效应T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一类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效应T细胞通过表面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

(1)人体内的效应T细胞可以来自________的增殖、分化。

(2)图1中的穿孔素又称“成孔蛋白”,由效应T细胞产生并以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

(3)图2中的FasL又称死亡因子,Fas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它们都是由细胞合成并定位于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一般来说,控制Fas的基因能在各种细胞内表达,而控制FasL的基因只在效应T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内表达。

①Fas和FasL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功能,控制合成Fas和FasL的基因________(能/不能)共存于一个细胞中。

②研究发现,某些肿瘤细胞能够调节Fas和FasL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使自己逃脱免疫系统的清除。此时,肿瘤细胞内Fas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情况是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查看答案

某实验室通过手术获得下丘脑部分损毁却能存活的大鼠,进行了相关研究。按下表准备两组实验大鼠并作如下处理:向大鼠皮下注入等量的SRBC(山羊红细胞);7d后,取脾脏组织制成细胞悬液;将适量脾细胞悬液与SRBC混合培养一段时间,然后检测SRBC破裂情况(注:特异性抗体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后,红细胞会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培养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越高,OD值越大)。

组别

材料准备

数量(只)

培养液的OD值

手术损毁组(做手术并损毁下丘脑前部)

12

0.20

正常组(未做手术)

12

0.40

 

(1)向大鼠皮下注入SRBC的目的是________

(2)脾细胞悬液会引起SRBC破裂,说明悬液中含有________物质,产生该物质的细胞称为________

(3)有人认为该实验还应增设一组:做手术却不损毁下丘脑。你认为有必要吗?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指出下列物质或结构的名称:甲__________;乙__________;丙__________

(2)据图判断,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mRNA的阅读方向是__________(5'→3'/3'→5')。

(3)图示内容共包含__________类RNA分子;为该过程提供能量的物质是__________

(4)下列对该过程与转录的不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①该过程在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中进行,而转录只在细胞核内进行

②该过程以氨基酸为原料,而转录是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③该过程以mRNA为模板,而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的

④该过程的产物是肽链,而转录过程的产物则为RNA

⑤该过程有4种碱基,2种配对方式;而转录过程则有5种碱基,3种配对方式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查看答案

鱼被宰杀后,鱼肉中的三磷酸腺苷(ATP)经过降解生成对鱼肉鲜昧贡献最大的物质——肌苷酸(IMP),但是在酸性磷酸酶(ACP)作用下该物质会进一步降解导致鱼肉鲜味下降,风味变差。为了研究鱼类的保鲜方法,研究者从常见淡水鱼(草鱼、鲴鱼和鳝鱼)的肌肉中分离纯化得到ACP,并对该酶活性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分析回答问题:

(1)鱼肉保鲜的思路为在IMP被降解前采取一定措施有效措施______ACP

的活性。据图1可知,草鱼ACP活性的最适PH为______左右。

(2)据图2可知,3种鱼的ACP的最适反应温度最低的是________;反应温度超过60℃与PH低于3.8,对鳝鱼肌肉ACP活性影响的机理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其中PH低于3.8会破坏ACP的_____

(3)由表可知,可通过在鱼肉中添加微量的________来抑制鱼肉鲜味的下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