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某同学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后,对观察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取2ml氨基酸...

某同学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后,对观察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取2ml氨基酸溶液,加入lmL斐林甲试剂,摇匀后再滴入4滴双缩脲试剂B,可以观察到溶液呈现紫色

B. 在蔗糖溶液中加入混合好的斐林试剂,没有观察到明显变化,再加入适量蔗糖酶后就可以观察到砖红色沉淀

C. 利用苏丹Ⅲ对花生子叶切片进行染色,经50%酒精洗去浮色后,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红色的脂肪滴

D. 马铃薯块茎中含较多的糖类,将碘液滴在马铃薯的切口上,可观察到部分区域呈现蓝色

 

D 【解析】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A错误;蔗糖不属于还原糖,不与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加入蔗糖酶后,蔗糖水解产生还原糖,还需要水浴加热,才可以观察到砖红色沉淀,B错误;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苏丹Ⅳ)染色,使用50%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C错误;马铃薯块茎中含较多的淀粉,淀粉遇碘液变蓝,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试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 )

A. 都有拟核

B. 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

C. 都有线粒体

D. 均能进行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

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

A. 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

B. 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C. 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

D. 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细胞内核糖体的形成都与细胞核内的核仁有关

B. 细胞核既是遗传的控制中心,也是细胞代谢的中心

C. 动植物细胞间信息交流必须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

D. 破坏小鼠浆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小鼠免疫水平会降低

 

查看答案

下列过程未体现生物膜信息传递功能的是(   )

A. 蔗糖溶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B. 抗原刺激引发记忆细胞增殖分化

C. 胰岛素调节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    D. 传出神经细胞兴奋引起肌肉收缩

 

查看答案

在细胞生命活动中,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是(  )

A. 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分泌到胞外

B. 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C. 老化受损的细胞器融入溶酶体中

D. O2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线粒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