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
A. 雌:雄=1:1 B. 雌:雄=1:2
C. 雌:雄=3:1 D. 雌:雄=4:1
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F1自交,F2为9蓝∶6紫∶1鲜红。对F1进行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是( )
A. 1鲜红∶1蓝 B. 1蓝∶2紫∶1鲜红
C. 3紫∶1蓝 D. 1鲜红∶1紫∶1蓝
下图是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下列有关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A. 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
B. 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 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都能表达
D. 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
在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可能具有1: 1:1: 1比例关系的是: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②杂种产生配子种类的比例 ③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⑤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
A. ②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 ①②④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A.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 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D.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下图甲、乙、丙、丁表示的四株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甲、乙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之比是9∶3∶3∶1
B. 甲、丙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之比是1∶1∶1∶1
C. 四株豌豆自交都能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后代
D. 丙、丁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之比是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