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基类似物5-溴尿嘧啶(5-Bu)既能与碱基A配对,又可以与碱基G配对。在含有5-Bu、A、G、C、T五种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得到突变体大肠杆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培养培中大肠杆菌的基因突变频率明显提高
B. 发生突变的大肠杆菌DNA分子中共有6种碱基配对方式
C. 大肠杆菌在此培养基上至少繁殖3代,才能实现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C—G的替换
D. 很多位点发生T—A到C—G的替换后,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增强
下图示真核细胞中的不同生理过程,乙图所示过程可产生甲图中的①。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表示翻译过程,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B. 乙图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与甲图不同,转录产物一定是甲图过程的模板
C. 核糖体在①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①中的碱基改变一定导致②的结构改变
D. 若①上碱基A:C:U:G=1:2:3:4,则乙图模板链对应的DNA片段中A:C:T:G=2:3:2:3
在氮源为l4N和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分别为14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a)和15N-DNA
(相对分子质量为b)。将含15N-DNA的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对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Ⅰ代细菌DNA分子中一条链是l4N,另一条链是15N
B. Ⅱ代细菌含l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1/4
C. 预计Ⅲ代细菌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a+b)/8
D. 上述实验结果证明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图甲是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图乙表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K)的变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细胞所示的变异类型均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B. 图乙BC段中DNA稳定性较差,易出现碱基对增添、缺失或改变
C. 图甲中左图细胞对应图乙的AB段的某一时期
D. 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K的变化,则纺锤体、染色体和细胞板都可出现在CD段
如图为中华大蟾蜍部分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卵原细胞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
B. 形成乙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最终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XCXC
C. 丙细胞表示的是次级卵母细胞后期分裂图像,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第二极体和卵细胞
D. 用中华大蟾蜍的睾丸作材料制作装片,在显微镜下可能观察到图中三种物象
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子细胞,而一个卵母细胞则形成1个子细胞
B. 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的核和卵细胞的核融合
C. 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D.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能够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