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请回下面与微生物培养和应用有关的问题: (1)在...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请回下面与微生物培养和应用有关的问题:

(1)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_______的入侵;对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等通常采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有2种,其中________方法常用于微生物的计数,运用该方法计数的结果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______________

(3)农作物秸秆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利用微生物可以将纤维素转化为酒精以供人类所需。将纤维素转化为酒精需要先将纤维素转化为葡萄糖,将纤维素转化为葡萄糖的酶是一种复合酶,它包括C1酶、CX酶和________,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填“真核”或“原核”)生物。

(4)下表是分离某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

成分

MgSO4

葡萄糖

X物质

蒸馏水

琼脂

用量

5g

10g

7g

1000mL

20g

 

表中X物质最可能作为该培养基的_________,培养基中添加琼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外来杂菌 灼烧灭菌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低(少、小) 葡萄糖苷酶 真核 氮源 作为凝固剂,使液体培养基变成固体培养基 【解析】试题分析:培养基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和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归纳为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根据化学成分分为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等根据用途分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根据性质分为液体、半固体和固体培养基。筛选目的微生物需要使用选择培养基;微生物的接种方法主要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其中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用来进行微生物的计数。 (1)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无菌技术,即防止外来杂菌的污染,其中常用的对培养皿进行灭菌的方法是干热灭菌法,而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等通常采用的灭菌方法是灼烧灭菌法。 (2)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两种,但只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于微生物的计数;由于一个菌落可能是由两个或多个细菌长成,因此运用该方法计数的结果往往比实际数目低。 (3)纤维素分解菌能产生分解纤维素的纤维素酶,该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三种组分;酵母菌是一种真核生物,其可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时能产生酒精。 (4)据表中数据可知,表中营养物质缺乏氮源,故X物质最可能为氮源;培养基中添加琼脂可作为凝固剂,使液体培养基变成固体培养基。 【点睛】掌握微生物培养基的基本组成成分,分析表格确定X是什么成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中,甲、乙分别表示人体内的两个细胞,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所示的是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功能

(2)图中甲表示的是__________的细胞.乙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细饱。

(3)图中①表示与膜结合的__________②表示乙细胞膜上的_________.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

(4)细胭之间除了通过直接接触传递信息外,还可间接传递信息。例如.内分泌

细胞将__________分泌出来后,由_________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远处的细胞。

 

查看答案

如图分别为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的三种物质都是由许多单糖连接而成的,其中属于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的是     。这三种物质中,在功能上与另外两种截然不同的是    

(2)乙图所示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即图中字母   所示的结构,各基本单位之间是通过   (①③)连接起来的。

(3)丙图所示多肽由   个氨基酸形成,由   种氨基酸形成。多肽是由多个氨基酸经   过程形成的,此过程中形成的化学键是   (填化学键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

下图中Ⅰ和Ⅱ分别表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对该图的正确理解是

A. Ⅰ和Ⅱ分别表示胞吞和胞吐

B. Ⅰ和Ⅱ分别表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C. 葡萄糖、性激素是以Ⅱ方式进入细胞的

D. 水、二氧化碳、氧气是以Ⅰ方式进入细胞的

 

查看答案

小麦根尖成熟区细胞和分生区细胞都不适合用作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材料。主要理由是

A. 前者没有细胞璧,后者没有中央大液泡

B. 前者没有中央大液泡,后者没有细胞璧

C. 前者细胞液颜色太浅,后者没有中央大液泡

D. 前者原生质层是全透性的,后者原生质层是全透性的

 

查看答案

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NO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

A. 载体数量、能量

B. 能量、载体数量

C. 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 能量、离子浓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