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若将14C标记的T2噬菌体与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若将14C标记的T2噬菌体与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经过适宜时间保温后搅拌、离心,检测上淸液、沉淀物和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下列关于该实验及其他遗传物质探索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检测发现上清液和沉淀物中放射性均很高,部分子代噬菌体中可检测到放射性

B. 先用含14C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即可标记噬菌体

C.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充分证明了R型肺炎双球菌中存在转化因子

D.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

 

C 【解析】T2噬菌体的DNA含有C、H、O、N、P五种元素,蛋白质外壳含有C、H、O、N、S,因此用14C标记T2噬菌体,其DNA和蛋白质外壳均有放射性。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细菌细胞外;在噬菌体的DNA的指导下,利用细菌细胞中的物质来合成噬菌体的组成成分。因细菌的质量重于噬菌体,所以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蛋白质外壳主要集中在上清液中。综上所述,依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并结合题意可推知:若将14C标记的T2噬菌体与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则上清液和沉淀物中放射性均很高,部分子代噬菌体中可检测到放射性,A正确;T2噬菌体是一种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用含有14C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可以获得含14C标记的T2噬菌体,B正确;格里菲思依据在“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做出的推论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促成“R型活细菌转化成S型活细菌”的转化因子,C错误;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过程是:将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纯和鉴定,然后将提纯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只有加入DNA,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从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可见,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D 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基因与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体中一个基因决定一种性状,一种性状由一个基因决定

B. 血红蛋白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血红蛋白结构一定发生改变

C.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决定,同时受环境影响,二者共同对生物的性状起作用

D. 囊性纤维病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查看答案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基因型

B. 豌豆植株进行有性生殖时,一对等位基因之间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C. 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能发生基因突变,但不能发生基因重组

D. 通常基因重组只发生在真核生物中,而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查看答案

粘菌素被称为“最后的抗生素”,可插入细菌细胞膜磷脂中,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它虽能导致人类肾脏疾病,却可促进家畜生长。下图①〜⑤分别表示不同抗生素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原理,P为质粒,细菌耐药性基因位于P上。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若青霉素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来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则对应于图中的①

B. ③④分别为抑制细菌DNA的复制和转录,A—U配对方式为图中④所特有

C. 长期滥用粘菌素饲养生猪,会导致位于P上的粘菌素耐药性基因频率提高

D. 粘菌素通过②作用于细菌的细胞膜,使细胞内重要物质外漏而起杀菌作用

 

查看答案

2017年7月,科学家们揭开了关于染色质中DNA的世纪之谜,首次在人类活细胞的细胞核中实现了3D基因组成像。这项研究可能冇助于改写DNA结构的教科书模型。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组成DNA的碱基排列在内侧,互补链间的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性

B. 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C. 双链DNA分子中,若一条链的G:T=1:2,则另一条链的C:A=2:1

D. 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查看答案

下列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 基因、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均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B. 基因、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单个出现

C. 杂合子Aa中某条染色体缺失后,表现出a基因控制的性状

D. 基因发生突变而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