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为探究CO2和O3浓度对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某小组将玉米植株分为4组,对照组在田...

为探究CO2O3浓度对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某小组将玉米植株分为4组,对照组在田间生长,实验组在室内模拟室外条件下生长,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光照和温度等条件相同,如图为夏季中午13:00测定各组叶片的相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光合作用______阶段原料,其进入玉米根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

(2)由图可知,中午时对玉米水利用速率影响较大的因素是_______(“CO2”、“O3”),依据是____

(3)在实验组中,适当提高_____组的环境CO2浓度能提高玉米的净光合速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反应 自由扩散 CO2 相同O3浓度下,改变CO2浓度,水利用速率变化较大 高浓度O3 该实验组的CO2浓度未达到光合作用的最适值;CO2浓度升高可以提高植物水利用速率或抗干旱能力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1)水是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原料,其进入玉米根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 (2)由图可知,中午时对玉米水利用速率影响较大的因素是CO2,依据是相同O3浓度下,改变CO2浓度,水利用速率变化较大。 (3)在实验组中,适当提高高浓度O3组的环境CO2浓度能提高玉米的净光合速率,其原因是该实验组的CO2浓度未达到光合作用的最适值;CO2浓度升高可以提高植物水利用速率或抗干旱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和同事对光合作用过程进行探究。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将小球藻放入14C标记的碳酸氢盐溶液(碳酸氢盐在水中会处于分解成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状态),给予充足的光照,每隔一定时间取样、分离、鉴定光合产物。实验结果:若光照30s后检测产物,检测到了多种带14C标记的化合物(C3、C4、C5、C6、C7等);若将光照时间逐渐缩短至几分之一秒,90%的放射性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在5s的光照后,同时检测到了含有放射性的五碳化合物(C5)和六碳糖(C6

(1)①根据_________________,可推测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CO2C的转化途径,此途径后来被称为“卡尔文循环”。

_______

②卡尔文和同事对这种三碳化合物(C3)分子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形成的C3中只有一个碳有放射性,另外两个碳则没有。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有人将“卡尔文循环”分为CO2的固定、C3的还原和受体的再生三个阶段,这里的受体指的是_______(填“C5”或“C6”)。

(2)和用14C标记CO2相比,该实验中采用14C标记的碳酸氢盐溶液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卡尔文循环”中某种酶促反应速率可被迅速调节,以适应光反应,推测该反应速率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查看答案

景天科植物瓦松的气孔能在夜间打开,吸收的二氧化碳经过一系列的反应生成苹果酸并储存在液泡中(如图甲)。在白天气孔几乎完全关闭的情况下,苹果酸从液泡中运出并在酶的催化下生成二氧化碳并被固定(如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该类植物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

(2)气孔由两个保卫细胞围成,其细胞壁厚度不均、伸缩性不同,从而引起气孔的开放与关闭。与图甲相比,图乙中的保卫细胞最可能处于______(填“吸水”或“失水”)状态。

(3)图甲中的叶绿体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图乙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来自______。若白天突然降低环境中的CO2浓度,则图乙细胞的叶绿体中C3含量__________ (填“基本不变”“增多”或“降低”)。

 

查看答案

实验组编号
 

A
 

B
 

C
 

D
 

E
 

F
 

X物质的浓度(μg·mL-1
 

0
 

2
 

4
 

8
 

16
 

32
 

细胞中ATP的浓度(μmol·mL-1
 

80
 

70
 

50
 

20
 

5
 

1
 

细胞死亡的百分率(%
 

1
 

3
 

10
 

25
 

70
 

95
 

 

1)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

2)实验数据表明,该实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混有浓度为2μg·mL-1X物质的饲料饲喂大鼠,其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是阻碍了消化酶的__________,影响消化;妨碍营养物质的__________(填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从而会影响大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查看答案

某生物兴趣小组欲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假如你是该小组的一员,成员们一致推选你完成设计思路。(要求:实验分5组进行)可供选择的材料与试剂:①猪肝研磨液、唾液、过氧化氢、淀粉;②斐林试剂、碘液。

可供选择的温度:12℃、17℃、22℃、27℃、32℃、37℃、42℃、47℃、52℃、57℃。(其他条件均满足要求)

(1)实验选材时不宜选用过氧化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温度设置最科学合理的一组是________

A.12℃、l7℃、22℃、27℃、37℃

B.17℃、27℃、37℃、47℃、57℃

C.17℃、22℃、27℃、37℃、47℃

D.22℃、27℃,32℃、37℃、42℃

(3)该实验过程中,恒温处理与混合反应物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4)适合用于该实验检测酶活性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的对照属于________

A.空白对照   B.前后对照     C.相互对照   D.条件对照

 

查看答案

科研人员为研究枇杷植株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光合特征,对其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阴天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时间与气孔导度的下降时间不一致

B. 晴天时出现“午休”现象与气孔关闭引起的CO2浓度下降有关

C. 两种条件下枇杷净光合速率峰值出现的早晚均与光照强度无关

D. 实验结果显示枇杷植株适合种植在光线弱的荫蔽环境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