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矿工中常见的“硅肺”是由于肺泡细胞中...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矿工中常见的“硅肺”是由于肺泡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引起的

B. 真核细胞中存在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它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能量转换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C. 科研上鉴别细胞死活可用台盼蓝染色,凡是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

D. 细胞在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发生改变,表面的AFP等蛋白质会增加

 

A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考查对细胞膜、细胞器等结构功能的理解。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膜中的蛋白质成分在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会发生改变。 矿工中常见的“硅肺”是由于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引起的,A项错误;真核细胞中的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与细胞运动、能量转换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B项正确;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台盼蓝分子不能进入活细胞,凡是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C项正确;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表面的甲胎蛋白AFP等蛋白质会增加,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解磷微生物能分解有机磷,可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下图是从湖泊污泥中筛选解磷微生物的过程示意图,下表是分离纯化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记录项目:透明圈直径/菌落直径

菌落编号

1

2

3

48小时

1.6

2.8

3.0

72小时

2.2

1.2

5.0

96小时

2.3

1.2

4.2

 

 

(1)培养基的成分主要有牛肉膏、蛋白胨、NaCl无菌卵黄液,其中__________主要提供有机磷。从土壤中富集解磷微生物时,应选用__________(固体/液体)培养基。

(2)配制成10-1浓度稀释液时,用无菌移液管从富集液的上清液中吸取1ml,移入盛有____ ml无菌水的试管中,并依次配制10-2~10-10的梯度稀释液。

(3)过程②、③为菌种分离纯化的过程,接种方法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菌种的分离纯化结果,应选择为__________号菌落进行扩大生产,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100年来,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研究中备受重视。如图为果蝇正常体细胞和几种异常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用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为亲本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绳(记为“M”)。 M果蝇出现的原因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环境改变引起表现型变化,但基因型未变;第二种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突变;第三种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请设计简便的杂交实验,确定M果蝇的出现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

实验步骤:__________

结果预测:

Ⅰ.若__________,则是环境改变;

Ⅱ.若__________,则是基因突变;

Ⅲ.若__________,则是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

 

查看答案

朊病毒可引起库鲁病和羊瘙痒病,病理特征是脑组织空泡化呈海绵状,蛋白质形态异常。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其致病机理如图所示,1和2是两种正常蛋白质,4是终止密码子,6是一种朊病毒,请回答:

(1)图1中的物质3依次通过_____(填细胞结构)的加工和包装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正常蛋白质1和2,蛋白质1和2形成的复合物可以辅助4终止密码子发挥作用,从而使在________(细胞结构)上进行的________过程停止。

(2)图1中的5是__________,如图2所示,6这种朊病毒,它与_________结合,由此导致__________失去作用,所以与物质3相比,物质7的改变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

 

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____,步骤②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______。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____;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__。若步骤③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____

(2)小麦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X处理的作用是使____。若Ⅰ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Ⅱ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显著____白粒管(填“深于”或“浅于”),则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科研人员对猕猴桃果肉的光合色素、光合放氧特性进行了系列研究。图1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示意图,图2为不同光照条件下果肉随时间变化的光合放氧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影响光合放氧速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氧电极可以检测反应液中氧气的浓度,测定前应排除反应液中__________的干扰。若提高反应液中NaHCO3浓度,果肉放氧速率的变化是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增大后稳定”或“稳定后减小”)。

(2)图2中不同时间段曲线的斜率代表光合放氧的速率,对15~20min曲线的斜率几乎不变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若在20min后停止光照,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含量减少的物质有____(填序号:①C5 ②ATP ③H ④C3 ),可推测20~25min曲线的斜率为__________(填“正值”、“负值”或“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