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如图1是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过程,其中Ⅰ-Ⅳ表示相关过程,a-...

如图1是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过程,其中Ⅰ-Ⅳ表示相关过程,a-e表示有关物质。图2表示该植物在不同温度下CO2的吸收量或释放量。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由图1可知,除受IV的产物[____]二氧化碳浓度影响外,卡尔文循环的反应速率还受Ⅰ的产物[ ___][H]和[ ___]ATP浓度的影响。发生Ⅰ的结构上分布了该过程所需的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2可知,________℃下一天中积累的有机物最多(设一天光照12小时,黑暗12小时)。在35℃、光照下,线粒体产生的CO2的去向是_______________

 

c d e (光合)色素、酶 20 叶绿体(或叶绿体和外界环境) 【解析】 分析图1:I代表光反应,II代表暗反应,IV代表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III代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a是水分子、b是氧气、c二氧化碳、d是[H]、e是ATP。 分析图2:随着温度的变化,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变化。 (1)卡尔文循环进行需要为其提供二氧化碳和ATP和[H]。故由图1可知,除受IV代表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的产物c二氧化碳浓度影响外,卡尔文循环的反应速率还受I代表光反应,的产物d是[H]和e是ATP浓度的影响。发生光反应的结构上分布了该过程所需的(光合)色素分子、酶。 (2)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分析图2可知“黑暗中释放二氧化碳”表示呼吸作用强度,“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由此计算得知图中积累的有机物最多的是20℃;在35℃、光照下,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线粒体,故线粒体产生的CO2的去向是叶绿体(或叶绿体和外界环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9年1月15日,由重庆大学牵头的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项目团队发布消息称,随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中,棉花种子成功发芽。此次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内搭载了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酵母菌和果蝇六种生物作为样本,将它们的种子和虫卵带到月球上进行培育,均放置于密封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内,让它们形成一个简单的微型生态系统。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由特殊的铝合金材料制成,生物生长空间为1升左右。结合上述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在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中能充当分解者的是________,它在这个微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推测在这个密封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中可能含有的非生物成分有:________(填2项)

(3)生物科普试验载荷项目组同时在重庆大学开展了地、月对比实验,请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在地面上进行的2组实验方案: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农业生产中可用_____________(激素)处理种子,以解除其休眠状态。

 

查看答案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蕴含着生物学知识的语句,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体现了植物的向光性

B.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体现了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

C.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了群落初生演替的过程

D. “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体现了植物生长与温度、阳光关系

 

查看答案

图是某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主要部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的生物种类繁多,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

B. 该生态系统的形成是图中各生物间共同进化的结果

C. 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单向进行的

D. 各种群的基因频率不断变化导致生物不断进化

 

查看答案

北京大学李毓龙团队开发出新型可遗传编码的乙酰胆碱和多巴胺荧光探针,该探针表达后形成荧光蛋白与神经递质受体的融合体,当相应的神经递质与上述融合体结合后发出荧光。这一成果解决了如何在拥有数十亿个神经细胞、数万亿个突触连接的大脑中精确检测神经递质释放的一个难题。结合以上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神经递质是一类充当信息分子的特殊物质

B. 多巴胺探针与基因诊断中的探针是同一类物质

C. 乙酰胆碱作用于突触后膜后首先引起钠离子的外流

D. 在研究膜的流动性实验中也用荧光蛋白进行标记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中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染色体结构变异必然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B. 在常染色体和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等位基因的遗传均与性别不相关联

C. 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任意两个基因一定是非等位基因

D. 基因的表达并非是独立的,可能会受到其他基因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