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索草莓栽培中人工补光的最佳光质条件,进行了以下实验:将处于生长中期长势健壮且相同的红颜草莓(品种)植株随机均分为6组,分别进行不同的补光处理,但光照强度相同,每天补光5小时,为期2个月,然后测定各组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植株不同部位干物质含量、草莓产量。各组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注:表中R/B表示“红光∶蓝光”)。
组别 | 处理 | 叶绿素a (mg/g) | 叶绿素b (mg/g) | 植株干物质积累量/g | 平均单 果重/g | 亩产 量/kg | |||
茎叶 | 果实 | 根 | 总计 | ||||||
1 | R/B=1∶1 | 1.51 | 0.58 | 11.10 | 16.95 | 7.90 | 35.95 | 15.51 | 2 208 |
2 | R/B=2∶1 | 1.75 | 0.72 | 11.77 | 20.75 | 6.41 | 38.93 | 16.23 | 2 222 |
3 | R/B=3∶1 | 1.69 | 0.69 | 11.92 | 21.08 | 6.36 | 39.36 | 19.32 | 2 739 |
4 | R/B=4∶1 | 1.66 | 0.69 | 13.91 | 25.25 | 4.57 | 43.73 | 19.68 | 2 812 |
5 | R/B=5∶1 | 1.50 | 0.67 | 11.76 | 23.34 | 6.29 | 41.39 | 19.72 | 2 768 |
6 | 白光 | 1.49 | 0.66 | 11.13 | 21.22 | 6.14 | 38.49 | 15.78 | 2 215 |
(1)本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设置第6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人工补光常用红光或蓝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数据说明:①在一定R/B比值范围内,蓝光能够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合成;②在一定范围内,R/B比值增大,有利于植株________(填“地上”或“地下”)部分干物质的积累;③R/B比值与草莓产量的关系可以描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______组的补光处理最有利于提高草莓的产量。
植物对植食性动物和致病微生物的防御机制日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有一种热带灌木,当毛毛虫吃掉它的一片叶之后,不再吃附近的叶片,而是咬食一定距离之外的叶片。有人推测“深度损伤的叶片可能向附近叶片发出某种化学信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致病微生物有可能是病毒、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B. 若此推测成立,接受到信号的叶片也可能合成了某种化学物质
C. 该植物的这种防御机制是基因定向突变的结果
D. 摘除刚被咬食的叶片,观察毛毛虫是否“舍近求远”可用于检验此推测
下列关于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蓝藻的遗传物质主要在拟核中,若将其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会产生4种物质
B.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的方法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方法不同
C. 对于生物遗传变异的本质,达尔文沿用了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来解释
D. 洋葱叶肉细胞中,核DNA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下列有关细胞内的物质、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衰老的细胞中自由水含量和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B. 细胞内各酶促反应所需空间是细胞需要适度生长的原因之一
C. 同一生物个体中,各种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都相同
D. 胰岛B细胞中,具有降血糖作用的胰岛素最可能出现在内质网形成的囊泡中
图1、图2、图3为某生物体内细胞分裂图像,图4是根据细胞核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的结果图,该生物的基因型为GgH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和d之间互换片段属于基因重组
B. 图2细胞属于图4中的A组,具有4个染色体组
C. 若图3细胞基因型为GGggHHhh,则该细胞中没有发生可遗传变异
D. 如抑制细胞质分裂,则图4中A组细胞数将下降,C组细胞数将上升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可用改良的苯酚品红染液作染色剂
B.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时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清水冲洗2次
C. 可用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其原理是不同色素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不同
D.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可用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但不能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