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表是退耕还林后,某生态系统在20年内群落自然演替所经历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

下表是退耕还林后,某生态系统在20年内群落自然演替所经历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中优势植物物种的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单位:株/平方米)。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比较项目

第1年

第5年

第10年

第15年

第20年

物种1

5

10

2

0

0

物种2

1

2

5

3

3

物种3

0

1

3

8

6

 

 

A. 第1-20年,该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度先升高然后再逐渐降低

B. 若物种1和2为单子叶植物,调查其种群密度不能用样方法

C. 第1-5年,物种1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该种群能获得较多的光照

D. 第10-15年,物种1逐渐消失不可能是因为其不适应弱光环境

 

C 【解析】 分析表格:表中是退耕还林后,某生态系统在20年内群落自然演替所经历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中优势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其中物种1、物种2和物种3的种群密度都先升高后降低,但物种1的变化先于物种2,而物种2的变化先于物种3。 表中信息仅反映出物种1、2、3的种群密度的变化,不能反映出第1-20年内该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度的变化,A错误;对于丛生或蔓生的草本单子叶植物,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所以不能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但对于有些单子叶植物(如玉米)从地上部分容易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所以调查其种群密度能用样方法,B错误;第1-5年,物种1是优势种,其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该种群能获得较多的光照,C正确;第10-15年,由于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的遮盖,物种1获得的光照较少,因此不能适应弱光环境而逐渐消失,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科学家对某种群的数量进行了13年的连续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前4年间,该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B. 第4年到第5年间,该种群数量仍在增加

C. 第5年到第9年间,该种群数量达到K值并保持相对稳定

D. 从第11年开始该种群数量不断上升,到第13年达到K值

 

查看答案

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曲线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种群以曲线甲增长,则增长率将随时间的延长一直增加

B. 若曲线乙表示某害虫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则在B点前进行防治,成本最低

C. 图中C点时,环境阻力最小,种群增长速率最快

D. 若曲线乙表示某种鱼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则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

 

查看答案

在植物体内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吲哚乙酸)。我国学者崔徵研究了Zn对番茄幼苗中吲哚乙酸、色氨酸含量的影响,得到了如图1、图2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色氨酸转变成生长素的过程不发生在核糖体中

B. 对照组是将番茄幼苗培养在含有Zn的蒸馏水中

C. 实验组在加Zn的前后形成了自身的相互对照

D. 据该实验可推测,Zn能促进色氨酸合成吲哚乙酸

 

查看答案

图甲是幼苗某处弯曲部分纵切装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图乙是生长素浓度对幼苗某处组织生长的影响曲线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图甲所示为单侧光照射下幼苗向光生长弯曲部分,则左侧为向光侧且生长素浓度较右侧高

B. 若图甲所示为切面上放置了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的去尖端幼苗弯曲部分,则必须在幼苗左侧给予单侧光照

C. 若图甲所示为根向地生长弯曲部分,则左侧生长素浓度可能为图乙中c,右侧为m,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 若图甲所示为茎背地生长弯曲部分且右侧生长素浓度为图乙中m,则左侧生长素浓度大于m

 

查看答案

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开展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则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②

B. 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则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放射性的只有②

C. 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是极性运输

D. 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IAA在成熟茎切段中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