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究Cu2+和Cl-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小组设计了如下操作顺序的实验方案:
甲组:CuSO4溶液—缓冲液—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保温—检测
乙组:NaCl溶液—缓冲液—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保温—检测
丙组:蒸馏水—缓冲液—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保温—检测
各组试剂量均适宜,下列对该实验方案的评价,不合理的是( )
A. 缓冲液的pH应控制为最适pH B. 设置的对照实验能达成实验目的
C. 宜选用碘液来检测淀粉的剩余量 D. 保温的温度应控制在37℃左右
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碳元素以二氧化碳形式从D传到A和F
B. D→A→B→E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C. 图中包含了7条食物链
D. B和F之间的关系为竞争和捕食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几项
①生物受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变异都是不能遗传的
②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纯合子
③物种大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
④桦尺蠖的浅色和黑色存在共同进化 ⑤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导致生物共同进化
⑥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⑦在三倍体无子西瓜的育种过程中,用四倍体西瓜做母本,用二倍体西瓜做父本得到的种子的胚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A. 三项 B. 四项 C. 五项 D. 六项
小麦和玉米的CO2固定量随外界CO2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如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小麦的CO2固定量与外界CO2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
B. 玉米比小麦更能有效地利用低浓度CO2
C. CO2浓度在100 mg·L-1时小麦几乎不固定CO2
D. CO2浓度大于360 mg·L-1后玉米不再固定CO2
下列对各种“比值”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细胞分裂中着丝点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的比值变大
B. 处于质壁分离过程中的植物细胞,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的比值变大
C. 暗室的植物移至光照处时,照光后瞬间叶绿体中 NADPH/NADP的比值变大
D.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运输氧气功能受损后,其呼吸作用释放C O2量/消耗的O2量比值变小
下图是人的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简图(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到轴突),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的部分区域,乙代表脊髓中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下列有关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婴儿的a兴奋,就会引起e发生反应;正常成年人的a兴奋,e不一定发生反应
B. 如果正常成年人的n兴奋,就会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
C. 若正常成年人的b受损,其排尿反射将不会存在
D. 若正常成年人的m和n受到损伤,其排尿反射仍会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