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研究者以引进的白菜杂交种(2n=20)为材料,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获得一全株黄化的...

研究者以引进的白菜杂交种(2n=20)为材料,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获得一全株黄化的白菜突变品系乙,并对其突变性状的生理和遗传特性进行了研究。

(1)白菜的绿叶与黄叶是一对_____;在实验中绿叶品系甲也是利用上述白菜杂交种的花粉培育而来。

(2)研究者检测了甲乙两品系白菜的光合特性相关指标及叶绿体的超微结构,结果如下。

据上述两方面结果推测,相对品系甲而言,品系乙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由于_____所致。

 

(3)叶绿素生物合成途径如图 1。为继续探究突变品系乙叶绿素含量减少的原因,研究者对上述两品系的叶片叶绿素生物合成中间代谢产物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如图 2。

根据测定结果推测,品系乙黄化突变体叶绿素生物合成主要受阻于_____的过程,说明突变基因影响了叶绿素生物合成代谢通路的相关基因表达。

(4)研究者欲研究品系乙黄化突变基因的遗传方式,进行了如图 3 杂交实验, 根据杂交实验结果推测,绿叶与黄叶是由位于_____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5)为进一步对突变基因进行定位,需分别构建只含有单对突变基因的纯合品系。过程如下:从 F2 中选取_____叶植株单株自交,每株自交后代称为一个F3 株系,然后在子代性状及分离比为_________的 F3 株系中,选取绿叶植株单株自交,获得未发生性状分离的株系,即为目标品系。本研究成果可为今后探明基因互作调控植株黄化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对性状 捕获光能的光合色素含量降低;叶绿体内部基粒片层稀疏(类囊体数目减少) 谷氨酰-tRNA→δ-氨基乙酰丙酸(ALA),原叶绿素酸酯(Pchlide)→叶绿素 非同源染色体 绿 绿叶∶黄叶≈3∶1 【解析】 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品系乙的总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低于品系甲。图 1是叶绿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图2中品系甲的ALA、PBG、CoprogenⅢ高于品系乙,而品系乙的原叶绿素酸酯(Pchlide)、和Mg-ProtoⅨ高于品系甲,图3中的F2中绿叶:黄叶=15:1,说明绿叶与黄叶是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1)白菜的绿叶与黄叶是一对相对性状,该实验中绿叶品系甲作为对照组。 (2)相对于品系甲而言,品系乙的总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都低于品系甲,或者类囊体数目减少,所以捕获的光能减少造成品系乙净光合速率下降。 (3)由图中信息可知,品系乙的ALA含量显著低于品系甲,所以推测品系乙的谷氨酰-tRNA →δ-氨基乙酰丙酸(ALA)的过程受阻,导致δ-氨基乙酰丙酸(ALA)的含量减少,品系乙的Pchlide含量显著高于品系甲,推测品系乙的原叶绿素酸酯(Pchlide)→叶绿素的过程受阻,导致原叶绿素酸酯含量升高。 (4)根据子二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5:1,该比例为9:3:3:1的变式,所以得知绿叶与黄叶是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5)假设两对等位基因为A、a和B、b,则只含有单对突变基因的纯合品系为基因型AAbb和aaBB的植株,从F2中选出Aabb和aaBb,其自交后代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即为所需,故需要从 F2中选取绿叶个体即A-B-、A-bb、aaB-,使其各自自交后,选后代性状分离比为绿叶:黄叶≈3:1为F3株系,在该F3 株系中,选取绿叶植株单株自交,获得未发生性状分离的株系,即为目标品系。本研究成果可为今后探明基因互作调控植株黄化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乙烯是植物代谢过程中合成的一种植物激素,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1)乙烯在植物体各个部位均有合成,能通过在细胞之间传递_____进而实现对植物生长发育的_______作用,主要功能是促进果实的_____等。

(2)已有研究表明,乙烯能够影响植物的抗低温能力。某研究小组以拟南芥为材料,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分别使用含有乙烯和不含乙烯的 MS 培养基培养拟南芥,然后统计其在相应温度下的存 活率,结果如图 1 所示。由实验结果可知,外源性乙烯能够_____

②为研究内源性乙烯的作用,研究人员构建了拟南芥的乙烯合成量增多突变体(突变体1)和乙烯合成量减少突变体(突变体 2),并在相应温度下统计其存活率,结果如图 2 所 示。根据图 1、图 2 结果可知,内源性乙烯与外源性乙烯的作用效果____________ (填“一致” 或“相反”)。

 

③研究人员将拟南芥植株分别置于常温(22℃)和非致死低温(4℃),定时检测 植株体内的乙烯合成量,结果如图 3。实验结果显示,在非致死低温条件下乙烯合成量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_______

④将拟南芥植株进行一段时间的 4℃低温“训练”后,移至-8℃致死低温下,植株的存活 率明显提高。研究人员推测,低温“训练”可使植株降低乙烯合成量的能力增强,从而提 高了植株的抗致死低温能力。请提供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以检验这一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科研人员以大鼠神经元为材料,研究细胞外 ATP 对突触传递的作用。

(1)Glu 是大鼠神经元的一种神经递质,科研人员分别用 Glu 受体抑制剂、ATP 处理离 体培养的大鼠神经元,检测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结果如图 1 所示。实验结果表明,ATP 对 突触传递产生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用 Glu 和 Glu + ATP 分别处理突触后神经元,检测发现两组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无差异。由此推测 ATP 对突触____________ (结构)没有 直接的作用。

(2)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发现,给予突触前神经元细胞一个电刺激时,能够引起细胞膜上 Ca2+通道的开放,Ca2+流入细胞,使_____与突触前膜融合,递质释放。结合图 2 所示实验结果分析,ATP能够_____,结合上述结果推测 ATP 对神经元之间信号传递的作用是_____,从而影响兴奋在突触的传递。

 

查看答案

实验中常用希尔反应(光照条件下,水在叶绿体中分解,释放出氧气并还原电子受体的反应)来测定除草剂对杂草光合作用的抑制效果。希尔反应基本过程:将黑暗中制备的离体叶绿体加到含有DCIP(氧化型)、蔗糖和 pH 7.3 磷酸缓冲液的溶液中并照光。水在光照下被分解,产生氧气等,溶液中的 DCIP 被还原,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用不同浓度的某除草剂分别处理品种甲和品种乙杂草的离体叶绿体并进行希尔反应,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相同浓度除草剂处理下,单位时间内溶液颜色变化快的品种受除草剂抑制效果更显著

B. 与品种乙相比,除草剂抑制品种甲类囊体膜的功能较强

C. 除草剂浓度为 K 时,品种乙的叶绿体能产生三碳化合物

D. 不用除草剂处理时,品种乙的叶绿体放氧速率高于品种甲

 

查看答案

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最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L值(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来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4年调查期间的种群致最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第1年末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度不一定相等

B. 第2年来乙种群数最不一定大于甲

C. 第3年来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

D. 这4年中甲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是相等的

 

查看答案

在高光强、高温和高氧分压的条件下,高粱由于含有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其利用二氧化碳的能力远远高于水稻。从高粱的基因组中分离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pc 基因),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系统将其转入水稻体内,从而提高水稻的光合效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此过程中会用到限制酶、DNA 连接酶和运载体等工具

B. 此技术与单倍体育种技术相结合,可以快速获得纯合子,缩短育种周期

C. Ppc 基因导入受精卵是此技术的关键,否则不能达到该基因在各组织细胞都表达的目 的

D. 此项技术是否成功必须测定转基因植株与对照植株同化二氧化碳的速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