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A. 该探究实验没有设置空白对照组
B. 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C. 培养一段时间后,直接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
D. 取适量培养液滴于血球计数板中央,再盖上盖玻片
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的年龄组成分别是
A. 衰退型和增长型 B. 增长型和衰退型
C. 稳定型和衰退型 D. 稳定型和增长型
图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模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种群密度能够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
B. 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C. 春节前后我国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①、②
D.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来控制特征④,进而影响种群数量
科研人员用模型构建的方法研究某个种群数量的变化时,绘制出下图,图中的λ=某一年种群数量÷一年前种群数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2008年~2015年,种群数量先不变,然后增大,最后减少
B. 2008年~2015年,该种群数量在2013年达到最大值
C. 根据图中数据,不能确定相应环境对这个种群的最大容纳量
D. 该图是一种概念模型
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河流堵塞形成沼泽的过程中,原有的生物群落消失了,这属于初生演替
B. 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是物种多样性增加,光能利用率提高
C. 次生演替一般是在生态系统被彻底破坏了的地方开始的,因为环境恶劣,所以要比初生演替经历的时间长
D. 在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中,因为乔木高大,能更好地利用阳光,所以一直占优势
某生态园的面积为40hm2,研究小组釆用标志重捕法调査仓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20作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00只,其中发现10只带有标记。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农场仓鼠的种群密度约2400只/hm2
B. 此种方法可以调査蚜虫的种群密度
C. 第一次捕获与第二次捕获的间隔时间越短越好
D. 仓鼠在捕捉一次后更难捕捉,导致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密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