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其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
B.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 稳态的形成有许多器官、系统参与
D. 人体调节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
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B. 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基因型
C. 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 D.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重组
以下激素可以通过口服起作用的是 ( )
A. 胰岛素 B. 生长激素 C. 甲状腺激素 D. 促性腺激素
酪氨酸酶能催化酪氨酸合成黑色素,美白剂X能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阻断黑色素的合成从而达到皮肤美白的效果。某实验小组为了测定美白剂X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效果进行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实验步骤 | A1 | A2 | B1 | B2 | |
1 | 加入L•酪氨酸(ml) | 2 | 2 | 2 | 2 |
2 | 加入美白剂X(ml) | 0 | 0 | 2 | 2 |
3 | 加入磷酸缓冲液(ml) | 4 | 5 | 2 | 3 |
4 | 加入酪氨酸酶溶液(ml) | 1 | 0 | 1 | 0 |
5 | 混合反应 | 反应15min后停止,并检测L•酪氨酸的剩余量 | |||
6 | L•酪氨酸的剩余量 | a1 | a2 | b1 | b2 |
(1)据以上信息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为了保证实验成功,实验过程中温度、反应时间等无关变量应保持______。
(2)该实验美白剂X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效果是通过______来判断的。据表分析,L-酪氨酸的剩余量a1______(填“<”“=”或“>”)b1。
(3)A1和A2试管加入的磷酸缓冲液的量不同,目的是______。
为研究油茶叶片与果实关系对叶片光合作用及果实产量的影响,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
(1)油茶叶片利用光反应产生的______将C3转化为有机物,运输至油茶果实积累,叶片为“源”,果实是“库”.
(2)研究者对油茶植株进行了处理,处理及结果如图1所示.
①进行实验时,Ⅰ、Ⅱ、Ⅲ组要选取相同高度、南面生长的树冠外层枝条作为实验材料,目的是______.
②Ⅰ、Ⅱ、Ⅲ组结果表明,库源比(果与叶数目比)越______,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越高.
③研究者推测,摘除部分叶片后,剩余叶片的光合产物运输和分配到果实中的比例升高,这是由于植物体对源叶净光合速率进行了______调节.为确定符合生产需求的最佳库源比,研究者还需要测定三组实验的______.
(3)为了探究不同位置源叶光合产物的分配规律,研究者进一步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2和如表所示.
处理 | 13C含量(mg) | ||
果壳 | 种仁 | 果实总量 | |
标记上枝叶 | 2.93 | 26.02 | 28.95 |
标记中枝叶 | 11.44 | 27.47 | 38.91 |
标记下枝叶 | 8.00 | 8.37 | 16.37 |
研究者用透光性较好的塑料袋套于枝条底端,扎紧、密封袋口,抽出袋中空气,注入浓度为500μmol•mol-1的l3CO2和除去______的空气.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标记上枝叶、中枝叶、下枝叶时______的13C含量.
②实验结果表明:______.
③若需要对图2中的枝叶进行修剪,最好剪去______.
(4)研究者想进一步探究源叶光合产物在不同位置果实中的分配规律,请在图3中绘制实验设计方案.
______.
图1是部分物质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图2是其部分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组织液中O2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氨基酸进入组织液的方式是___________,以上两种运输方式所需条件的区别是___________。
(2)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Na+进入组织液的方式是___________,影响其运输速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_,此运输方式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_。
(3)图中可以看出,管腔中氨基酸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时的动力来源于___________。图2中存在3中信号分子,但只有1种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这说明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