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 (...

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

(1)调查获得某森林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如图1所示,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

如果要调查某大型动物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_______,若初次捕获并标记的动物中有少量个体死亡,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_(偏大偏小”)

(2)科研人员对海洋某种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其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在种群密度为________时,该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K)。图中既要获得最大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则应使捕获后该动物种群密度保持在________左右。

 

标志重捕法 偏大 D B 【解析】 分析图1,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增大,物种数增多,达S0后,物种数达最大值。分析图2,出生率与死亡率差值最大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出生率=死亡率时种群数量达最大值。 (1)图1中,样方面积为时,物种数达到最大,因此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调查某大型动物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根据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总数(N)=重捕到的个体总数×初次捕获并标记个体数÷重捕到的标记个体数,若初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有少量死亡,则重捕到的标记个体数减少,故估算出的理论值比实际值偏大。 (2)图2曲线中,种群密度为D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环境容纳量,K值);种群密度为B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此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因此既要获得最大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则应使捕获后该动物种群密度保持在图中B左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三个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

(2)据统计,70年代初,我国人口年龄组成与图A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因此我们要认真执行人口的________政策。

(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最终使害虫种群年龄组成变为三图中________类型。

(4)东海渔场因捕捞过度造成产量下降,现在当地政府采取控制网眼大小来抓大放小,一段时间后,年龄组成会变成________所示。

 

查看答案

将10ml酵母菌培养液注入试管中,放置适宜的温度下培养,并于不同时间内取样4次,每次取样时均将培养液摇匀。然后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结果如下表所示:

样品

1mm3样品中酵母菌数量(个)

pH

1

1210

3.7

2

820

5.4

3

1210

4.8

4

1000

5.0

 

根据此表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样品取样的先后顺序为2、4、1、3

B.取样品时摇匀培养液的目的是使酵母菌与氧气充分接触

C.培养过程中酵母菌始终出生率>死亡率

D.在该实验条件下酵母菌的环境容纳量为1.21×107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前,应对培养液和培养用具进行灭菌处理

B.抽样检测前,应将培养液静置一段时间

C.为方便计数,每次的样液都需要稀释

D.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应先将培养液滴在计数室上,再轻轻盖上盖玻片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不再发生变化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C点之后

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

D.“S”型曲线增长的蝗虫,其数量也可能超过K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表示为:NtN0λt

B.一个物种引入新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

D.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