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
B. 图乙中的一个物种消失后,另一物种的种群数量会持续增大
C. 图丙中实验的后期X的种群密度增大、种内斗争加剧
D. 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
如下三图均与种群“S”型增长有关,对三图对比分析解读,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t1之前,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种群数量增长较快
B.当种群数量为K/2时,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
C.t1-t2之间,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
D.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
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者都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细菌都属于分解者,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D.阳光、水、无机盐、细菌等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C.池塘中变形虫、草履虫这些单细胞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可用抽样检测法
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
B. 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
D. 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
如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若图①所示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某鱼类的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是大量放养该种鱼
B.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则b点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增加了营养供应
C.图③中c点后种群个体的数量变化反映出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渔业生产中的捕捞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