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有关人类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酸雨的形成与燃烧天然气所产生的硫和氮的氧化...

下列有关人类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酸雨的形成与燃烧天然气所产生的硫和氮的氧化物有关

B.酸雨、水体污染、食品安全等都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全球生态问题

C.温室效应主要是植被被破坏使CO2的全球平衡受干扰而引发的

D.平流层中臭氧含量非常丰富,能始终保持分解和生成的自然平衡

 

A 【解析】 1、温室效应: (1)主要成因:大量使用化学燃料,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迅速增加。 (2)影响:地球气候异常,灾难性气候增加;温度上升,冰川融化,沿海国家和地区可能被海水淹没。 (3)解决方法:减少化学燃料的使用,开发新的能源,改进能源结构,如利用风能、水能、核能。 2、臭氧层破坏:(1)臭氧层作用: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对地球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2)破坏原因:空气中的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 (3)机理:氟利昂遇紫外线即放出氯,氯破坏臭氧分子的能力极强,一个氯原子能破坏10个臭氧分子。 (4)危害:臭氧层破坏后,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将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危害。 3、酸雨:(1)形成原因:主要是硫和氮的氧化物溶于雨水而降落至土壤或水体中,酸雨的pH<5.6。 (2)来源: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等。 (3)危害:①酸雨落在植物体上直接危害植物的茎和叶片。 ②酸雨污染的水体,严重威胁着鱼、虾和贝类的生存。 ③酸雨使土壤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增加,从而毒害植物和土壤中的动物。 ④酸雨抑制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 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酸雨的形成与燃烧天然气所产生的硫和氮的氧化物有关,A正确; B、酸雨、水体污染等都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全球生态问题,而食品安全不属于全球生态问题,B错误; C、化石燃料的燃烧使大气中CO2含量急剧增多,导致CO2的全球平衡受到严重干扰,C错误; D、空气中的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会使臭氧层被破坏而失衡,D错误。 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用野生型果蝇培育出两个果蝇突变品系——黑檀体和黑条体,两个品系都是由于染色体上基因隐性突变所致,且这2个突变品系与野生型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请回答:

(1)选择___________果蝇通过一次杂交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方式,若实验预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可推测野生型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经大量实验,实验结果不支持上述推论。为进一步确定突变品系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可利用黑檀体和黑条体果蝇杂交,统计子代的性状及分离比。

①若F1未出现野生型,则可以推测黑檀体与黑条体基因的关系是___________基因。

②若F1表现为野生型,F2野生型和突变型的比例接近于___________,可知控制黑檀体与黑条体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③若F1表现为野生型,F2野生型和突变型的比例接近于___________,说明控制黑檀体与黑条体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注:不考虑交叉互换)

 

查看答案

研究发现,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DNARNA),病毒的核酸可能是单链结构也可能是双链结构。新病毒出现后,科研人员首先要确定该病毒的核酸种类和结构类型。以下是探究新病毒的核酸种类和结构类型的实验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酶解法:通过分离提纯技术,提取新病毒的核酸,加入__________酶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再感染其宿主或宿主细胞,若宿主不患病或在宿主细胞内检测不到子代病毒,则新病毒为DNA病毒。

(2)侵染法:将________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的尿嘧啶的培养基中繁殖数代,之后接种_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子代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若检测到子代病毒有放射性,则说明该病毒为________病毒。

(3)碱基测定法:为确定新病毒的核酸是单链结构还是双链结构,可对此新病毒核酸的碱基组成和比例进行测定分析。若含T,且______,则说明是单链DNA;若含T,且______,则最可能是双链DNA;若含U,且_______,则说明是单链RNA;若含U,且A=U,则最可能是双链RNA

(4)最终测定该病毒为单链RNA病毒,研究人员依据该病毒的核酸种类和结构类型,初步判断研制此病毒的疫苗会很困难,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城市考虑引进香樟作为绿化树种。为了解光照强度与光周期对香樟苗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并对香樟苗始终提供适量的______(回答两点)

(2)研究人员测定了若干组长势相同的同龄期香樟苗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净光合作用强度。结果表明,香樟苗生长最适宜的光照强度范围是2130klx。光照强度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香樟苗的生长,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在适当条件下培养若干香樟种子,待幼苗出土后,在适宜的光照强度下,设3个人工控制的光周期处理组继续培养,2个月后测定各组香樟苗的株高和地径(靠近地表处的直径)。结果如下:

光周期对香樟苗的株高和地径的影响(单位:mm)

组别

光周期

株高

地径

A

10h光期+14h暗期

291

3.84

B

15h光期+9h暗期

302

4.17

C

24h光期+0h暗期

316

3.95

 

该城市春季平均日照长度接近10h,夏季平均日照长度接近15h,结合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在大棚中培育香樟苗适合在_____(春季夏季”),并应控制好大棚内温度、二氧化碳浓度,且根据一天光照强度的变化情况采取________的措施让香樟苗更好地生长。

 

查看答案

ATP是细胞内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ATP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生物体对ATP的需求较大,但细胞内ATP的含量较少,能满足生物体对ATP的需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2)生物体内ATP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活细胞产生ATP的共同场所是___________

(3)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对市场中腊肉含细菌多少进行检测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腊肉研磨后离心处理,取一定量上清液放入分光光度计(测定发光强度的仪器)反应室内,加入适量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反应;

第二步:记录发光强度并计算ATP含量;

第三步:测算出细菌数量。

①荧光素接受________提供的能量后就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形成氧化荧光素并且发出荧光。

②根据发光强度可以计算出生物组织中ATP的含量,原因是发光强度与ATP含量成______(正相关负相关”)

③根据ATP含量进而测算出细菌数量的依据是每个细菌细胞中ATP含量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为人体吞噬细胞吞噬细菌后,吞噬细胞内处理过程的示意图(为过程,为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方式为_____(填名称),吞噬过程说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_______

2)溶酶体是由________(填名称)形成的一种细胞器,其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为什么溶酶体膜不被分解?请提出一种假说,解释这种现象:____________

3)溶酶体的结构损伤会引起某些疾病,例如肺部吸入硅尘(SiO2)后,SiO2会被吞噬细胞吞噬。但是由于吞噬细胞内缺乏_________,而SiO2却能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使细胞死亡,最终导致肺功能受损。

4)细胞自噬是真核生物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稳机制,它通过溶酶体对细胞内受损的蛋白质、细        胞器等进行分解。自噬溶酶体内的物质被分解后,其产物的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测,当环境中营养物质缺乏时,细胞的自噬作用会_________(填增强”“减弱不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