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② ③
(1)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的过程有________。
(2)过程①②③中,能在人体神经细胞和造血干细胞中都发生的是__________。
(3)已知过程①的DNA所含氮元素都是15N,若将该DNA的片段放入14N的环境中复制2次,则含有15N的链占总链数的________。
(4)若要过程③中合成的肽链中亮氨酸(密码子为UUA、UUG、CUU、CUC、CUA、CUG)转变成色氨酸(密码子为UGG),可以通过改变DNA模板链上的一个碱基来实现,即由________。
(5)人体不同组织细胞中核DNA的种类______,不同细胞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
(6)过程②中识别起始点的物质是________。如果图②的α链中A占23%,U占25%,那么在相应的的DNA片段中, G占_________。
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它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 )
A.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
B.所有的神经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
C.神经递质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D.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
如图表示黄化燕麦幼苗体内生长素的分布情况。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生长素在燕麦幼苗体内分布很广,但主要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B.图中曲线的变化趋势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燕麦幼苗的不同部位对同样浓度的生长素可能有不一样的反应
D.在图示的芽鞘和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甲肾上腺素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递质,也是一种胺类激素。该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但是当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较多时又可以作用于突触前膜,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都有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
B. 去甲肾上腺素经过扩散作用由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
C. 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作用于突触前膜属于反馈调节
D. 去甲肾上腺素经过体液只能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艾弗里及其同事为了探究S型肺炎双球菌中何种物质是“转化因子”,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下列叙述中有误的是
A.肺炎双球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核膜(无成形的细胞核)
B.该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C.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单独观察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等成分的作用
D.在培养R型菌的培养基中添加S型菌的DNA后,观察发现只有S型菌落
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F2的表现型比为3:1 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
C.F2的基因型比为1:2:1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