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会发生两次选择:在骨髓中分化时经历第一次选择,凡是不能识别自身抗原的B淋巴细胞会凋亡,保留下来的B淋巴细胞一般不会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在外周免疫系统中,B淋巴细胞识别特异性外来抗原后发生第二次选择。凡是能表达高亲和力抗原识别受体的保留下来,其余的几天后死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B淋巴细胞分化前后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成分发生了变化
B.B淋巴细胞经过第二次选择后保留下来的是浆细胞
C.自身组织如果因为某些理化因素导致其抗原性改变,则可能罹患自身免疫病
D.B淋巴细胞的凋亡是受环境影响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
我国嫦娥四号完成了人类在月球表面进行的首次生物实验。搭载嫦娥四号上月球的“罐子”中有土壤、空气、水和透明设备等,搭载着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果蝇和酵母菌六种生物。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这个“罐子”能形成一个简单、微型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罐子”中的的六种生物分属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 “罐子”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构成
C. “罐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D. “罐子”登月为人类今后建立月球基地提供研究基础和经验
如下图所示,人在饥饿状态下体内血糖调节的两条途径,图中A、B、C、D代表具体的结构。A表示胰岛内的细胞通过分泌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引起靶细胞代谢活动的改变,从而导致血糖含量升高,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血糖含量降低刺激B导致其膜电位改变,由B到C的信号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B.由B到A过程中,信号的传递是双向的,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两种形式
C.A表示胰岛A细胞,释放的物质被靶细胞识别引起靶细胞内相应代谢活动加强
D.A释放的物质是胰高血糖素,若发生效应后不能被降解将导致血糖持续升高
寒冬时节某健康人在28 ℃的空调室内补充足量米饭和饮用水后休息10 min 即进入零下5 ℃的环境中工作。如图表示该人体内生理指标的相对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可表示血糖含量变化,P点时胰岛素含量较Q点增加
B.曲线可表示人体体温变化,P点时毛细血管中血流量较Q点增加
C.曲线可表示血浆渗透压变化,P点时抗利尿激素含量较Q点减少
D.曲线可表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P点时骨骼肌产热量小于Q点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Art)能治疗疟疾与另外两名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研究机构开展了青蒿素和地塞米松(Dex)抑制T细胞增殖的研究,相关数据整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不同浓度的青蒿素对T细胞的增殖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B.青蒿素除用于治疗疟疾外,还可以用于治疗艾滋病
C.达到200μmo·L-1时,Art的免疫抑制效果强于Dex
D.与低剂量处理比,25~200μmol·L-1的Art和Dex的抑制率差异显著
下列对该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下丘脑,a为寒冷刺激,b、c分别代表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产生冷觉
B.甲为农田害虫,a为喷施农药,b、c分别代表产生抗药基因,种群数量减少
C.甲为生态系统,a为滥砍滥伐,b、c分别代表抵抗力稳定性减小,恢复力稳定性增强
D.甲为同化量,a为太阳能,b、c分别代表呼吸作用热能散失,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