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某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模式图,该时期可发生(出现)
A.细胞板
B.联会
C.中心粒倍增
D.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为探究温度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某生物小组将生理状况相同的水稻幼苗置于透明且密闭的甲、乙两个容器中,甲组给予适宜的光照,乙组进行暗处理。一段时间后,测量容器内CO2含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温度(℃)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50 | 55 |
甲组CO2含量的变化(g) | -2 | ﹣5 | ﹣7 | ﹣3 | 0 | +1 | +2 | 0 |
乙组CO2含量的变化(g) | +2 | +2 | +2.5 | +3 | +4 | +3 | +2 | 0 |
A.对乙组暗处理可测得水稻幼苗细胞呼吸过程中CO2的释放量
B.上述温度中,比较适合水稻幼苗生长的温度为30℃
C.在45℃时,水稻幼苗固定的CO2的相对量是6g
D.在25℃时,若降低光照强度,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C5的值变大
下列关于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暗反应过程不能独立进行,需依赖于光反应
B.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蓝紫光区的吸收光谱相同
C.光反应需要酶的参与,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D.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可以扩散到线粒体中
如图是在CO2浓度、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测得的野生型水稻(WT)和STN7激酶突变体(stn7)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净光合速率曲线示意图,实验条件下植物的呼吸速率保持一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WT和stn7在光照强度低于50mol·m-2·s-1的环境中均不能生长
B.光照强度为800mol·m-2·s-1时,两种水稻叶绿体固定CO2的速率相同
C.光照强度超过800mol·m-2·s-1后,限制两种水稻生长的因素为CO2浓度
D.与WT相比,光照强度大于600mol·m-2·s-1时,stn7更具有生长优势
叶绿素分子不稳定,容易在光、酸、碱等的作用下分解。为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取一定浓度的叶绿素溶液进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实验组号 | 叶绿素溶液(mL) | 调pH至 | 处理时间(min) | 溶液颜色 |
① | 3.0 | 8.0 | 10 | 绿色 |
② | 3.0 | 7.0 | 10 | 绿色 |
③ |
|
| 10 | 黄绿色 |
④ | 3.0 | 5.0 | 10 | 黄绿色 |
A.从绿叶中提取叶绿素时,可加入碳酸钙以避免叶绿素被破坏
B.实验组③中,加入的叶绿素溶液为3.0mL,需要将pH调至6.0
C.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分子结构在pH不同的溶液中均能保持稳定
D.实验组③和④的溶液中部分叶绿素a分子可能到破坏
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且易于培养,适合作为实验材料
B.可通过有氧组和无氧组的相互对照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C.实验过程中,酵母菌释放的CO2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
D.本实验的因变量是酵母菌产生CO2的快慢和是否有酒精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