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屠呦呦团队对青蒿素抗药性研究取得新进展,经研究发现青蒿素抗性虫株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屠呦呦团队对青蒿素抗药性研究取得新进展,经研究发现青蒿素抗性虫株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13基因关键位点的突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青蒿素抗性虫株K13基因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

B.K13基因突变可能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C.青蒿素的选择作用导致了K13基因的突变

D.K13基因的突变使疟原虫产生了抗性,从而获得了新的生存空间

 

C 【解析】 该题主要考察了基因突变的定义和特点。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从而造成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因此可以突变成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A、疟原虫的抗药性是K13基因突变导致的,基因突变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A正确; B、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可以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B正确; C、疟原虫先有了抗性突变,青蒿素对其进行了选择,C错误; D、K13基因的突变使疟原虫产生了抗性,适应了改变的环境,获得新的生存空间,D正确;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的减数分裂过程,其中⑤⑥表示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⑤⑥过程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细胞⑧也具有全能性

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于②,细胞⑧与精子结合的过程属于基因重组

C.正常情况下,③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⑦最后退化消失

D.⑧细胞与基因型为ab的精子结合后,受精卵的基因型为Aabb

 

查看答案

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在一定光照强度下的2个新育品种P1P2幼苗与原种(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对照组的细胞呼吸速率一定比P2组大

B.P1组的净光合速率一定大于对照组

C.25-40℃时,曲线呈下降趋势,植物不再生长

D.35-40℃期间,存在P1组合P2组净光合速率相等的点

 

查看答案

蛋白质和核酸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大分子物质,下列有关蛋白质和核酸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比如胰岛素和血红蛋白

B.蛋白质和核酸两种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C.核苷酸是遗传信息的主要携带者

D.原核细胞含有染色体、RNA和蛋白质

 

查看答案

鱼塘养殖户通过高密度放养和大量投放饵料饲养鱼苗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但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破坏鱼塘生态环境。为寻找净化鱼塘水质的生态方法,科研人员将鱼塘水泵入藕塘进行研究。

1)鱼塘生态系统中所有的草鱼属于一个_______。莲藕在藕塘生态系统组成中属于_______

2)鱼塘富营养化的水体中氮、磷等化合物的含量升高,还可能出现有害硫化物。这些硫化物最可能是来自饵料中_______的分解。

3)科研人员从上午900开始将富营养化的鱼塘水从进水口泵入藕塘,从出水口引回,进行循环处理6h(如图所示)。6h循环水量为鱼塘总水量的10%,每隔2h从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采集水样,测定相关指标,结果如下表。

           

时间

位置

指标(mg/L)

11:00

13:00

15:00

 

进水口

出水口

进水口

出水口

进水口

出水口

总磷含量

0.39

0.36

0.35

0.31

0.39

0.34

总氮含量

2.19

2.06

2.21

2.02

2.16

1.91

化学耗氧量(COD)

10.08

8.42

10.08

8.56

9.35

7.92

 

①化学耗氧量(COD)是指水体中的有机物等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氧化剂的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水体的污染程度。COD值越高,污染程度_________

②据表推测,循环藕塘处理可以改善富营养化的鱼塘水质,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藕塘能够改善鱼塘水质的原理是__________。(答出2条即可)

科研人员进一步检测了水中溶氧量(DO),水体中的氧气主要由水中的藻类光合作用产生。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处理时间后,出水口处DO均明显低于入水口,推测DO发生此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据此,提出进一步完善该方案的措施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植物病虫害会造成农作物减产、品质下降,是世界各国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威胁。植物激素在抵御病虫害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茉莉酸是关键的防卫激素之一,对植物抵御咬食性昆虫和死体营养型病原菌尤其重要。水杨酸是另一个重要防卫激素,对植物抵抗活体、半活体营养型病原微生物起关键作用。

当植物被害虫捕食受损后,损伤叶片和远端未损伤叶片均会产生防御反应。那么,抵御信号是如何由受损部位传递到未损伤部位的呢?有文章报道了植物可通过神经系统传递抵御捕食或机械损伤的信号。

科研人员发现,拟南芥叶片在遭受捕食或机械损伤后,2s内就在受损部位细胞内检测到Ca2+浓度显著增加,2min内在远处未损伤叶片细胞内也检测到Ca2+浓度显著增加,15min左右检测到茉莉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以及茉莉酸含量的显著增加。这种信息传递速率大约为1mm/s,比物质扩散速率还要快,这说明植物体内可能存在着一种快速的、长距离的电信号传递途径。进一步研究发现,受损拟南芥的韧皮部也有Ca2+浓度的显著增加,当抑制韧皮部细胞间胞间连丝的传导,发现植物在受到损伤时,远距离的未损伤叶片的Ca2+浓度和茉莉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都没有显著增加。由此推测,这种电信号是通过韧皮部细胞间的胞间连丝传递的。

由于植物体内抵御信号的快速传递与谷氨酸样受体蛋白(GLR,受谷氨酸调控)有关,且该蛋白是Ca2+的通道蛋白。因此,科研人员又构建了拟南芥GLR缺失的突变体,研究发现该突变体的叶片受损后,远距离未损伤叶片细胞内Ca2+浓度没有显著变化。进一步用谷氨酸处理未受损的野生型拟南芥叶片,发现该叶片细胞内Ca2+浓度和抵御侵害相关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科研人员还构建了在细胞壁特异表达谷氨酸敏感蛋白(有谷氨酸存在时,该蛋白会发出绿色荧光)的拟南芥植株,检测发现受损部位的谷氨酸含量显著增加。

1)植物激素是对植物生长发育起_______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据文中信息,能够帮助植物抵御病虫害的激素有_______

2)文中构建拟南芥GLR缺失突变体时,需要用_______诱变处理野生型拟南芥种子或愈伤组织,提取突变植株细胞中的蛋白质,与________进行抗原-抗体杂交,筛选出_______的个体,即为拟南芥GLR缺失突变体。

3)本文科研人员所进行的研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_______

A. 植物细胞具有谷氨酸样受体蛋白

B. 植物受到损伤后,Ca2+通过谷氨酸样受体蛋白进入细胞

C. 植物长距离传递抵御信号与Ca2+、谷氨酸和谷氨酸样受体蛋白有关

D. 植物通过产生茉莉酸、水杨酸等激素抵御病虫害

E. 植物叶片受损后,Ca2+通过韧皮部细胞间胞间连丝传递到未受损叶片

4)综合文章信息,请写出当植物某部位叶片被捕食受损后,抵御信号在损伤叶片产生并传递到远端未损伤叶片,最终引起激素释放的途径:___________

5)结合文章信息及所学知识,从细胞与分子水平总结植物抵御信号传递与动物神经调节中信息传递的相似之处:_______。(答出1点即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