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病原菌感染后,植物体内会引发一系列防御反应:合成水杨酸、发生超敏反应、合成植物抗毒素、木质素以及水解酶等,该过程有多种信号分子的调节(如下图所示)。分析下图并回答问题。
(1)图中,致病菌诱发植物产生抗病反应的信号是________;在________(选填“富氧”或“缺氧”)的环境中有利于抗病性的提高。
(2)被感染的植物细胞,Ca2+通过________(选填“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进入细胞的Ca2+一方面与钙调蛋白结合促进水杨酸的生物合成,另一方面,胞内Ca2+浓度的升高直接促进________的合成,启动并加快了一氧化氮的合成,进而为植物防御反应的发生提供必需的信号。
(3)研究发现植物抗毒素只在植物被感染后才探测到,这说明植物体没有储存任何酶进行植物抗毒素的合成,抗毒素是植物体受到微生物感染后通过新的合成途径迅速大量合成的,据此判断,控制抗毒素合成的关键是________(选填“基因突变”“基因转录的启动”或“翻译的启动”)。
(4)感染区域的细胞会产生活性氧等有毒物质,活性氧有助于被感染细胞的死亡或直接杀死病原菌。下列对这两种细胞死亡的理解,恰当的是________。(填写编号)
①被感染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直接杀死病原菌属于细胞坏死
②被感染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坏死,直接杀死病原菌属于细胞凋亡
③两者均属于细胞凋亡
④两者均属于细胞坏死
甲、乙两只小鼠均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兴趣小组通过给两只小鼠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分别测定注射前30 min和注射后30 min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来鉴别病变的部位是垂体还是下丘脑。测定结果如下表。
| TSH浓度(mU/L) | |
注射前 | 注射后 | |
甲 | 2 | 29 |
乙 | 1 | 2 |
(1)该实验需补充一组以正常鼠为材料的对照组,从而确定甲的病变部位是下丘脑,乙的病变部位是垂体。对照组的实验结果是:注射前TSH浓度比甲的________,注射后更接近于________(填“甲”或“乙”)的TSH浓度。
(2)给正常小鼠注射TSH,会使下丘脑的TRH分泌减少。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观点1认为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观点2认为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TH),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回答下列问题:
①两种观点形成的生物学依据是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________(填“分级调节”“反馈调节”“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②某同学将大小、性别以及其他生理指标均相同的正常小鼠分为三组,实验组1注射适量的TSH,实验组2注射等量的TSH和适量的甲状腺激素抑制剂,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监测并比较TRH浓度的变化。该同学设计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下图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及蛋白质转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进入结构①中的蛋白质________(包括,不包括)催化葡萄糖分解并生成丙酮酸和[H]的酶,指导合成这些蛋白质的基因位于________(细胞核、细胞质)中。
(2)结构⑥合成的蛋白质不能穿过________进入细胞核,表明这种转运具有________性。
(3)结构②表示一种细胞器,来源于结构④,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②的名称是________;结构③也是由结构④形成的,能与结构⑤作用将运输的物质释放出细胞,这种跨膜运输物质的方式称作________。
水稻在我国北方种植的主要是粳稻,南方种植的主要是籼稻。粳稻的bZIP73基因使粳稻对低温有耐受性;同粳稻相比,籼稻的bZIP73基因中有一个脱氧核苷酸不同,从而导致两种水稻的相应蛋白质存在1个氨基酸的差异。依据上述信息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粳稻的bZIP73基因是通过低温处理籼稻诱导基因突变产生的
B.用粳稻培育出籼稻说明bZIP73基因突变导致其表达产物失活
C.粳稻和籼稻种植区的不同说明二者已成为两个新的物种
D.bZiP73基因的一个脱氧核苷酸的差异并不改变染色体的结构
生物进化史不同于其他生命规律,探究生物进化规律的方法也不同于其他科学方法。下列是关于生物进化的认识及研究方法,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产生并促进了共同进化的过程
B.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生物形成了可遗传的适应性
C.生物进化的历程只能靠证据和逻辑来推测,不能通过实验重演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在突变和基因重组作用下的定向改变
某生态系统中某种捕食动物与某种猎物种群数量变化呈周期性波动,波动规律如下图所示,有关该模型的分析正确的是
A.捕食者与猎物相互制约,互不依赖
B.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极不稳定
C.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均无变化
D.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与种内斗争相关